高校门禁如何调整对外开放策略
2012年12月08日 11:10:54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3787
导读早在2008年北大、南开等高校就实行了门禁管理制度。到2001年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为代表的诸多高校掀起了一股门禁安装热潮,对校外无关机动车辆穿行校园进行限制。据了解,目前高校门禁系统已从闹市区的主要高校逐渐向相对偏远的院校扩散。对于临时进校的社会车辆,须换取出入证才能进入,并对在校内停车场停放的车辆收取一定的费用。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早在2008年北大、南开等高校就实行了门禁管理制度。到2001年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为代表的诸多高校掀起了一股门禁安装热潮,对校外无关机动车辆穿行校园进行限制。据了解,目前高校门禁系统已从闹市区的主要高校逐渐向相对偏远的院校扩散。对于临时进校的社会车辆,须换取出入证才能进入,并对在校内停车场停放的车辆收取一定的费用。
华中科不停车门禁因争议
高校历来都处于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装起了ETC不停车门禁管理系统,对来往于校园内外的车辆进行控制和管理。此举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门禁的热议。
校方认为,实行门禁制度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外来车辆在校内借道高速穿行,导致校内交通状况日益恶化,车辆刮蹭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二是外来车辆频频占用校内车位,把学校当成免费停车场,超出了学校的承载能力。据武汉大学统计数据显示,平时每日进出该校主校区的机动车有1.4万辆次。校内40多公里道路中有100多个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平日流动人员约10万人。而学校附近的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也经常把校园当成停车场,有的甚至一停数日,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据理解,大部分高校实行门禁制度后*,无关车辆穿行校园、占道停车现象明显减少。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不少高校也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定,赢得师生们的一片好评。
高校门禁迎怎样开放?
当然,高校实行门禁制度,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反应为激烈的当然是车主们。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拥堵问题和车位紧张问题越来越凸显。借道高校、占道停车成了车主们趋之若鹜的选择。部分人认为高校占地大,绕行不方便。而且高校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校内道路理应也是城市交通的一部分,呼吁开放校内道路。另外,高校实行收费门禁存在借机敛财的嫌疑。
对于高校安装门禁系统的是非曲直,笔者无权判定。但是依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门禁系统在高校中得到普及将是大势所趋。高校门禁系统目前正处在摸索中发展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如何协调好学校与外来车连之间的利益是打开高校门禁市场的关键。在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拙见:
,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校园门禁安装进行规范,一方面,确保外来车辆的利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让校园门禁安装有据可循。
第二,门禁企业应针对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高校运行的门禁解决方案,从成本上、技术上做到有针对性,从功能上确保可行性、实用性。
第三,高校与车主之间能够达成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共同把高校建设成为一个方便大众又不失校园秩序的地方。
对于高校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来说,门禁应更偏向于“门”而非“禁”,在高校敞开大门容纳校外来客的同时更能够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这就是高校门禁系统的应该发挥的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门禁系统将会给高校现代化发展锦上添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