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向质转变 安防业是朝阳但有雾水
2011年06月16日 09:19:17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1626
编者按:随着“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科技强警”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国的展开,以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重要活动在中国举办,促进了安防行业迅速发展,使安防行业呈现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安防行业平均以15%-30%的年增长率迅速成长。然而,在安防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居安思危,看到我们的不足和缺点。可以说,安防业既是朝阳业,但亦有雾水笼罩。
安防发展形势好,居安思危必须有
拿近故宫被盗作例子:5月8号故宫被盗,案件反映了安防的尴尬局面,作案者是身高1.6米,体重100斤没有前科的毛头小贼,居然能够突破故宫号称固若金汤的防线,而且能够成功,故宫从人防上说,保卫部240人是中国大保卫部。故宫的物防有8米高的围墙,是很难逾越的,而且故宫的道路很曲折,任何人进入这个系统都像进入了迷宫一样,但是居然能够被这个*分子得逞。故宫的布防一直在建设,直到近在搞新的安防中心,有1000个探头,400台摄像机,应该说是固若金汤、铜墙铁壁,而且除了三防以外,故宫还有警犬。为什么在四防如此严格的情况下,还会被这么一个小毛贼痛切成功,这必须对我们的安防系统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使用、维护、运行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只有从思想上提高了才可能使得安防发挥实际的作用。
中国的安防产业已经做的不算太小了,我们从数量上、品种上都已经是一个大国,但是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是不是还没有成为一个安防技术的研发强国,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深刻反思的问题。
哪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安防业健康长远发展?
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安防服务发展滞后。
我国安防产业应该要按国家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在继续做大做强产业规模的同时,推动安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增长方式由外延向内涵方向的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巩固和发展安防制造业基础,提升产品和技术结构,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逐步淘汰同质化落后的生产工艺,大力发展适合市场需要的中产品生产能力,着力增强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技术创新要从引进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加快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强推广应用,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市场份额。促进安防行业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安防服务业,着力推进报警运营服务及*三方评估评价与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其次,市场发育成熟度较低,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目前中国安防市场发育成熟度较低,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安防技术尚不规范;产品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无序竞争、价格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多。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中国安防市场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安防产业的转变与升级,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机制的完善。
行业协会担负着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各地安防协会需要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三,产品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安防技术创新,这是国内安防企业的一个痛处,国内安防企业主要是做一些中低端产品;产品、技术性强的,总体来说,国外企业以10%的产品占据了我们80%到90%的市场份额。这个状况,目前也很难去打破,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安防领域里有一些大型企业,如,霍尼韦尔、泰科、博世等老牌安防企业,它们具备有很强的研发实力,这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所欠缺的;第二,安防市场这一块大蛋糕,大家都想切,包括IT厂商,电信厂商,甚至家电厂商都来挤到安防领域。它们主要靠收购、兼并方式进入安防市场,他们本身实力都很强,这个也是影响安防发展。
第四,企业对贸易规则、标准、市场的了解与掌握不够,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问题。
中国安防企业多大数万家,但真正有实力走出去的并不多,大部分企业基本上是在国内小打小闹,甚至未来几年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都是未知数。而少数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国内安防企业,虽然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但是对贸易规则、标准、市场的了解与掌握不够,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问题,很可能成为走出去的革命。因此,安防行业急需规范和引导。
结语
安防行业是朝阳产业,是大有作为的,特别是现在大家在推物联网的建设,也给安防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日本的地震、核辐射、海啸等等,我国70天的旱灾,后来又变成涝灾,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像德国的毒黄瓜、中国台湾的塑化剂、中国的瘦肉精、西瓜膨大剂等等,这预示着我们必须要考虑食品的安全、蔬菜的安全,要对这些安全要零容忍,所以安全方面将来要通过追溯生产的源泉,追溯生产的全过程提高我们的安防意识。可以看到,安防业商机无限,但如何能真正量变转向质变才是硬道理。
【中国安防展览网原创稿件声明】:凡注明“中国安防展览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转载或部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