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媒体导读 > 正文

曹操墓得到充分保护下再公众开放

2010-03-05 09:27:26 和讯网 点击量:1589
       自 曹操墓挖掘后,该热点话题重未断过。有人甚至算出这一发现能给当地带来每年4个多亿的财政收入。曹操墓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将如何开展?普通百姓有无机会一睹曹操墓?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说,就曹操墓本身而言,不存在商业性开发的可能,主要是保护和研究,在墓葬本体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将来肯定会向公众开放,进行文物展示,其形式包括遗址博物馆、国家考古公园等,但终会以什么形式奉献给社会和后人,还有待于墓地保护规划的提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他说,我国的文物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曹操墓的抢救发掘就是这一方针的体现。

         他强调说,通常一项重大文物保护展示工程会带动周边旅游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但前提是不能干扰文物保护本身,曹操墓的保护和利用,将在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渐次推进。 

         释疑 

         未委托任何单位DNA鉴墓

         孙英民称,曹操墓从考古学和文献学方面已得到确认


         今年初,有媒体报道复旦大学成立“曹操墓人类基因调查的历史学研究”课题组,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曹氏男子DNA样本。有人猜想复旦大学试图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墓。是不是发掘单位委托复旦大学做的这项工作?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曹操墓的确认,从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方面已得到解决,国家有关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对此已做出评价。利用现代技术对遗物的数据测试尚未开展,也从未委托任何一家单位对曹操墓进行所谓的遗骨与当代人DNA比对确认。将来对曹操墓遗物进行的所有现代技术测试,也只是对遗物本体的研究。

        他解释说,考古学是上公认的一门科学。对古遗址、古墓葬等物质遗存的年代和属性进行确认,是考古学的基本任务。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除了运用自身的方法、技术外,还紧密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得出的结论一般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是科学的。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