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让食品拥有*
2009年10月29日 09:54:58来源:RFID世界网点击量:1820
近年来,食品安全频繁出现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控?
据了解,早在2002年我国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追溯和研究,随后由我国物品编码中心和我国食品工业协会合办,构建了“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并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和方针指南。“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从提取了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供应链环节消费者关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入手,全面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一旦发现问题,能够根据溯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积极推动下,食品跟踪与追溯工作在经过几年的研究筹备,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国内如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众多城市的蔬菜、牛肉产品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实施效果相当不错,得到了消费者的一直赞赏。
上海:600家菜场年内可食品追溯
据解放日报报道称,上海将作为全国“放心肉”服务体系城市之一,在有效建立猪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基础上,将继续扩大追溯范围,今年年底前,本市将在全市600家标准化菜市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查询系统”。
目前,上海已经有200余家标准化菜市场安装了“食品安全信息查询系统”。消费者只要点击“食品安全信息查询系统”查询终端上的“追溯码查询”,将买到的猪肉产品包装上的10位电子标签追溯码输入系统并确认,触摸屏便会立即显示出该猪肉产品的生猪来源、加工企业、生产日期、检疫检验、流通环节、经营者等流通信息。
天津:每头奶牛都要有“电子*”
据北方网报道称,据出席天津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余学林介绍,2009年天津市将进一步加强养殖业信息化工作,普及RFID电子标签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加大奶牛、生猪肉、无公害蔬菜等食品“可追溯”的覆盖力度。今年内,每头奶牛都将拥有“电子*”。在“猪肉可追溯”领域,也将开展RFID应用试点工作,替代二维条码耳环。据介绍,RFID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二维条码具有识别率高、非接触扫描、信息量更大等特点,将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可追溯”效率,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