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品牌专栏

新发产品更多
智能教育专委会正式成立——政产学研用共探智能教育协同发展之路
2025年05月19日 15:04:22来源: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点击量:879
导读5月17日,2025中国教育技术学术大会同期,智能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智慧城市网 品牌专栏】5月17日下午,在2025中国教育技术学术大会同期,智能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以“协同创新 共筑智能教育发展新生态”为主题,邀请智能教育领域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共同探讨中国智能教育协同发展之路。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邦奇教授担任此次学术论坛主席。
 

1
领导致辞:共启智能教育协同发展新征程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对于解决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发展来说,人工智能既是“矛”也是“盾”,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又要始终保持理性认识。她强调,中国应成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倡导者、引领者,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旨在建设成为推动智能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平台,希望同仁们畅所欲言,共同为智能教育的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为本次论坛发表致辞。他指出,当前正处于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两个重大领域的历史交汇点,推动智能教育协同发展尤为重要而迫切。科大讯飞一直致力于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智能教育行业发展生态建设,期待以本次大会为起点,未来能与各位携手同行,共同为推动中国智能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主旨报告:深度解读教育融智创新的实践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首席顾问祝智庭对教育融智创新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度解读,围绕增强创新思维、践行融智创新、坚持务真研究三个维度展开阐述。他提出,数智时代教育技术以数字智能为核心,突出教育的生成性与涌现性,通过“道-法-术-器”四维推动人机协同的教育生态系统创新,其内涵贯通学术研究、实践应用与人才培养三大场域。其报告深入探讨了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为构建智慧教育提供了全面并具前瞻性的视角。
 
  专题分享:多元视角共探智能教育新路径
 
  智能教育协同发展论坛专题分享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教务长孙波教授主持。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熊秋菊从区校两级数字基座建设、教育数字基座智能化升级和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育等方面,分享了长宁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从1.0走向2.0的实践经验,以基座、数据、生态的全方位迭代升级,推动教育理念进一步的优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赋能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实现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北京第五实验学校校长、北京丽泽国际学校校长李有毅从数字教育赋能人才培养的时代逻辑、学校行动和现实突围三个方面,分享了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她介绍了北京第五实验学校贯通式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的机遇与难题,强调未来要从师资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破局突围。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佳峰介绍了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及教育应用思考,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案例,从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到个性化学习方案定制,从智能批改作业到精准学情分析,从AI体育教学助手、AI心理伙伴到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人工智能为教育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潜力与发展机遇。
 
  圆桌论坛:各界代表共话实践与思考
 
1
 
  圆桌论坛环节围绕“政产学研用助推智能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顾小清教授主持,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炯教授,蚌埠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中科大附中实验学校校长徐磊,武汉经开区教育局党委委员、神龙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韩瑾,南京极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涌,科大讯飞教育大模型产品总经理韩萌等共同对话。
 
  针对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主要措施、核心目标及高校在其中的角色与作用等话题,郭炯教授指出,应以教育强国建设为核心目标,通过“三化一体系”(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及保障体系)这一关键词对《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进行解读。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浪潮下,高校需肩负“引领者”的使命,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与探索。此类研究不仅要围绕教育教学规律与范式方法展开,还应涵盖教师发展培训、教学评价改革等方向性研究。
 
  针对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如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区域教育等话题,段元丽副局长介绍,作为国家级“双区一点”建设单位,蚌埠市在近五年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重点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学场景深度应用、数据驱动科学决策三大维度推进相关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韩瑾委员介绍,武汉经开区紧扣资源建设、素养提升、教学变革、评价改革、治理提升五大工程,全力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她强调,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湖畔校区)的建设成果面向全球嘉宾展示,这充分印证了政产学研用模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针对学校如何助力教师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创新挑战等议题,徐磊校长指出,当前教师发展面临三大核心问题:教师观念需更新(“愿不愿”)、教师能力需提升(“能不能”)、工具适配性需提升(“好不好”)。学校管理者需充分认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搭建工具资源平台、强化安全管理等举措破局。
 
  针对企业如何优化智能教育产品、参与教育数字化建设等议题,童涌指出,判断产品优劣的核心在于是否真正满足需求,优质产品的打造需各方协同发力。韩萌表示,当前技术与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充分映射了教育的复杂性,需通过“通”“专”结合模式破解,未来每位师生不仅是应用的使用者,也将成为应用的设计者与贡献者。
 
  最后,嘉宾们分别表达了对政产学研用协同促进智能教育发展的期待与展望。顾小清教授总结表示,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差异,在于其致力于充分利用前沿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要将这一理念变为现实,需技术的研发、应用及落地各方协同推进,这也是对政产学研共同促进智能教育发展的期许。
 
  应运而生: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
 
  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由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邦奇教授主持。大会首先宣读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关于同意成立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并汇报了专委会筹建工作情况。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吴砥教授主持了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选举工作,通过了专委会工作条例及选举办法,选举产生首届委员、常务委员,并召开首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首届专委会负责人。聂小林先生当选为首届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郭绍青教授、孙波教授、李有毅校长、刘邦奇教授担任首届专委会副主任,刘邦奇教授兼任秘书长。
 
  大会还举行了聘书颁发仪式,为专委会负责人、首席专家顾问、专家顾问代表和常务委员代表颁发聘书。专委会副主任郭绍青教授主持仪式。祝智庭教授担任首席专家顾问,方海光教授、周佳峰副总裁代表专家顾问获颁证书。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启工作新篇章。
 
  聂小林先生作为首届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发表讲话。他表示,专委会的成立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站在新起点,专委会将从搭建合作平台、深化研究工作、推进人才培养、加强自身建设四方面开展工作,协同政产学研用力量推进智能教育研究创新与实践应用,培养创新人才,为教育数字化注入动能。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黄先开教授作总结讲话,强调在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历史节点,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承载着时代使命,肩负着智能教育发展的重任,意义深远而重大。最后,黄先开教授发布了“人工智能+教育”培训认证项目,呼吁大家携起手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共同建设、共享资源、共赢发展。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表示,“智能时代、教育何为”是我们需要共同回答的时代课题、世界课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汇聚了政产学研用各界力量,共筑智能教育学科、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将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教育与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研究交流平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持续推动国家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智慧教育科大讯飞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智能教育专委会正式成立——政产学研用共探智能教育协同发展之路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