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北斗车载导航致力品牌创新

2012-06-20 17:44:57点击量:260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的,社会时刻充满着变革,*的科学技术人类前进的脚步。历史是一个符号,在听者耳中只是轻轻荡漾,但在经历者心中却是经久不息。在汽车中控台上,卡带机时代的人们也许正为发出的美妙音符而雀跃,可一个转身,今天已经是AVN导航一体机的时候。
  
  目前国内汽车导航系统高度依赖于美国卫星定位系统GPS,但随着2011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的信号释放,我们不难读出,北斗系统导航应用于车载领域的变革时代正来临。每一次的变革就是一次集中性的爆发,每一次的爆发都是长久积累的结果。北斗导航系统是国家自主研发的成果,从覆盖亚洲到、从军用领域到民用,北斗离我们越来越近。2012年2月,*台“北斗+GPS”双系统的车载导航由华阳汽车电子发布。
  
  
华阳汽车电子发布的北斗GPS双模车载导航
  
  借助于空间端的卫星、地面端的信号塔、终端的接收器,北斗车载导航才能顺利运行。导航主机内置北斗导航*模块组,在主机内的“环境”与GPS没有大不同。和很多电子产品一样,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界面,产品视觉的差异化是用户zui容易识别和体验的,北斗系统车载导航的信号表现图标等在界面上辨识度高。在功能体验方面,“短报文”将是北斗用户zui能体会其与GPS不同的地方,在紧急、无信号的情况下,车主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发出求救信号,通过北斗定位,将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中心并采取救援行动。
  
  当然了,随着导航定位系统的自主化进程,在定位方面,我们可以先入为主地抱有美好期待。实际上,华阳发布的“北斗+GPS”双模导航通过差分增强,定位方面能达到3米,优于普通GPS定位精度。而目前华阳正与武汉大学共同研究高精度定位的车载导航应用,目标度可达1米以下。作为国家着力推动的北斗导航,对应的车载导航终端及地图软件信息等提供商在研发设计等环节将拥有更广的支持空间、具备更完善的资源整合条件,共同推动北斗导航民用进程。
  
  科学技术,才是*生产力。目前中国的角色是“制造大国”,离“科技强国”还有一段距离,该特征在汽车领域的表现更加明显。但我们也许可以展望,今天车主们还在驾驶室里借助导航更快地辨识交道情况,也许明天在道路上飞驰的是一辆辆“无人驾驶”的安全汽车。社会的变革需要技术的创新,每一次的变革总会有阵痛,但这“生孩子”的自然规律改变不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