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招标

网站帮助网站服务发布采购发布供应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无管网 气体灭火装置多少钱一套 消防气体灭火泄压装置 气体灭火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广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4/11/27 11:48:10
  • 访问次数160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联系电话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是一家专业从事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卷帘、生产、销售、安装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专业的工程设计和安装技术服务队伍,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管理体系。

      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已与国内多家大型消防公司和行业用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在水泥、电力、冶金、通信、金融、教育、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重点工作中应用,并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消防器材
全国热线:企业电话:邮 箱:xingjinxf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无管网 气体灭火装置多少钱一套 消防气体灭火泄压装置 气体灭火 产品信息

一、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是一种洁净安全的卤代烷替代药剂,它是一种用于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中的化学合成药剂。七氟丙烷常温常压下为气态,通过氮气增压以液态形式储存在钢瓶内,储存压力一般为2.5Mpa、4.2Mpa、5.6Mpa三种压力等级。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原理为物理过程以及化学反应结合,通过灭火剂的热分解,吸收大量的热,同时产生含氟的活性游离基,与燃烧过程中的链锁反应产生的H+、OH-、O2活性游离基发生气相反应,从而抑制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不断地快速消除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来实施灭火,具有高效的灭火能力。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优点

(1)七氟丙烷药剂在一定的浓度下喷放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可用于经常有人活动的场所。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浓度较低,所需储瓶数量少,占地面积小。

(3)在独立防护区无钢瓶间或较小防护区不适合采用有管网灭火系统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4)七氟丙烷药剂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在钢瓶内也有较强的稳定性。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缺点

(1)由于系统压力的限制,管网输送距离有限。一般情况下2.5Mpa的系统钢瓶至末端喷头的管道长度需在30m以内;4.2Mpa的系统钢瓶至末端喷头的管道长度需在45m以内;5.6Mpa的系统钢瓶至末端喷头的管道长度需在60m以内。当防护区分布较分散时,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需要多套系统才能满足保护要求。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以物理和化学反应结合来灭火,有高效的灭火能力,但七氟丙烷药剂价格相对ig541要高。

(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灭火过程中,七氟丙烷药剂在高温550度以上会分解产生氢氟酸等副产品,应在灭火浸渍时间后时间开窗通风。

1.一般规定

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3)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的防护区确定。

6)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7)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99%设置备用量。

8)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C。

9)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10)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11)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12)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

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 5m时,

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

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

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13)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14)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15)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设计规范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

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4)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5)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8%。

6)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7)在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8)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信机房、

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

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min。

9)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 006%。

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宜分为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一级,2.5 +0. 1MPa(表压)。

②二级,4.2 +0.1MPa(表压)。

③三级,5.6 +0.1MPa(表压)。

10)七氟丙烷单位容积的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一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m2。

②二级增压焊接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950kg/m3。

③二级增压无缝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m2。

④三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080kg/m3 。

11 )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体积的80%。

12 )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喷头设计流量应相等。

②管网的第1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其相互间的差值不应大于20%。

1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规定。
    2 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防火门、窗。
    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湿式造纸联合厂房,当纸机烘缸罩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完成工段设置有效灭火设施保护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
    4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谷物筒仓工作塔,当每层工作人数不超过2人时,其层数不限。
    5 一、二级耐火等级卷烟生产联合厂房内的原料、备料及成组配方、制丝、储丝和卷接包、辅料周转、成品暂存、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等生产用房应划分独立的防火分隔单元,当工艺条件许可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其中制丝、储丝和卷接包车间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但制丝、储丝及卷接包车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进行分隔。厂房内各水平和竖向防火分隔之间的开口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6 厂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当使用人数少于10人时,平台的面积可不计入所在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内。
    7 “—”表示不允许。
3.3.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仓库的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1 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相应类别地上仓库的允许占地面积。

    2 石油库区内的桶装油品仓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的规定。
    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煤均化库,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0m²。
    4 独立建造的仓库、电石仓库、聚乙烯等高分子制品仓库、尿素仓库、配煤仓库、造纸厂的独立成品仓库,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每座仓库的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
    5 一、二级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的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2000m²,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0m²;三级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的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3000m²,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²。
    6 一、二级耐火等级且占地面积不大于2000m²的单层棉花库房,其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²。
    7 一、二级耐火等级冷库的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的规定。
    8 “—”表示不允许。
3.3.3 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增加1.0倍。当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限。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除冷库的防火分区外,每座仓库的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增加1.0倍。
3.3.4 甲、乙类生产场所(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3.3.5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3.6 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
    2 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3 丁、戊类中间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4 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和第3.3.3条的规定。
3.3.7 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³。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防火门。
3.3.8 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可一面贴邻,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等标准的规定。
    乙类厂房的配电站确需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采用防火窗。
3.3.9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仓库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严禁设置在甲、乙类仓库内,也不应贴邻。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丁类仓库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3.10 物流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建筑功能以分拣、加工等作业为主时,应按本规范有关厂房的规定确定,其中仓储部分应按中间仓库确定;
    2 当建筑功能以仓储为主或建筑难以区分主要功能时,应按本规范有关仓库的规定确定,但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储存区分隔时,作业区和储存区的防火要求可分别按本规范有关厂房和仓库的规定确定。其中,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储存区分隔且符合下列条件时,除自动化控制的丙类高架仓库外,储存区的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允许占地面积,可按本规范表3.3.2(不含注)的规定增加3.0倍:
    (1)储存除可燃液体、棉、麻、丝、毛及其他纺织品、泡沫塑料等物品外的丙类物品且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一级;
    (2)储存丁、戊类物品且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3)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3.11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不应设置铁路线。
    需要出入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的丙、丁、戊类厂房(仓库),其屋顶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条文说明

3.3.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根据不同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正确选择厂房的耐火等级,合理确定厂房的层数和建筑面积,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扩大,减少损失。在设计厂房时,要综合考虑安全与节约的关系,合理确定其层数和建筑面积。
    甲类生产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疏散和救援困难,如层数多则更难扑救,严重者对结构有严重破坏。因此,本条对甲类厂房层数及防火分区面积提出了较严格的规定。
    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建设大面积厂房和布置连续生产线工艺时,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分隔有时比较困难。对此,除甲类厂房外,规范允许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或防火卷帘等进行分隔,有关要求参见本规范第6章和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规定。
    对于传统的干式造纸厂房,其火灾危险性较大,仍需符合本规范表3.3.1的规定,不能按本条表3.3.1注3的规定调整。
    厂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主要布置在高大的生产装置周围,在车间内多为局部或全部镂空,面积较小、操作人员或检修人员较少,且主要为生产服务的工艺设备而设置,这些平台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
3.3.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仓库物资储存比较集中,可燃物数量多,灭火救援难度大,一旦着火,往往整个仓库或防火分区就被全部烧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严格控制其防火分区的大小。本条根据不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了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的相互关系。
    本条强调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水平分隔必须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不能用其他分隔方式替代,这是根据仓库内可能的火灾强度和火灾延续时间,为提高防火墙分隔的可靠性确定的。特别是甲、乙类物品,着火后蔓延快、火势猛烈,其中有不少物品还会发生爆炸,危害大。要求甲、乙类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且甲类仓库应采用单层结构。这样做有利于控制火势蔓延,便于扑救,减少灾害。对于丙、丁、戊类仓库,在实际使用中确因物流等使用需要开口的部位,需采用与防火墙等效的措施进行分隔,如防火门、防火卷帘,开口部位的宽度一般控制在不大于6.0m,高度控制在4.0m以下,以保证该部位分隔的有效性。
    设置在地下、半地下的仓库,火灾时室内气温高,烟气浓度比较高和热分解产物成分复杂、毒性大,而且威胁上部仓库的安全,所以要求相对较严。本条规定甲、乙类仓库不应附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内;对于单独建设的甲、乙类仓库,甲、乙类物品也不应储存在该建筑的地下、半地下。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仓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火灾危险性及灭火救援难度随之增加。针对该种情况,本次修订明确了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半地下室的占地面积要求。
    根据国家建设粮食储备库的需要以及仓房式粮食仓库发生火灾的概率确实很小这一实际情况,对粮食平房仓的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及建筑的耐火等级确定均作了一定扩大。对于粮食中转库以及袋装粮库,由于操作频繁、可燃因素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等,仍应按规范第3.3.2条表3.3.2的规定执行。
    对于冷库,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的规定,每座冷库面积要求见表7。

表7 冷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²)

    注:1 当设置地下室时,只允许设置一层地下室,且地下冷藏间占地面积不应大于地上冷藏间的允许占地面积,防火分区不应大于1500m²;
           2 本表中“—”表示不允许建高层建筑。
    此次修订还根据部和原建设部标准定额司针对直属棉花储备库库房建筑设计防火问题的有关论证会议纪要,补充了棉花库房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有关要求。
3.3.3 自动灭火系统能及时控制和扑灭防火分区内的初起火,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运行维护良好的自动灭火设施,能较大地提高厂房和仓库的消防安全性。因此,本条规定厂房和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后,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及仓库的占地面积可以按表3.3.1和表3.3.2的规定增加。但对于冷库,由于冷库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已根据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较大调整,故在防火分区内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后,其建筑面积不能再按本规范的有关要求增加。
    一般,在防火分区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需要整个防火分区全部设置。但有时在一个防火分区内,有些部位的火灾危险性较低,可以不需要设置自动灭火设施,而有些部位的火灾危险性较高,需要局部设置。对于这种情况,防火分区内所增加的面积只能按该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局部区域建筑面积的一倍计入防火分区的总建筑面积内,但局部区域包括所增加的面积均要同时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为防止系统失效导致火灾的蔓延,还需在该防火分区内采用防火隔墙与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部分分隔。
3.3.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的目的在于减少爆炸的危害和便于救援。
3.3.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俗称“三合一”建筑)在我国造成过多起重特大火灾,教训深刻。甲、乙类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爆炸,冲击波有很大的摧毁力,用普通的砖墙很难抗御,即使原来墙体耐火极限很高,也会因墙体破坏失去防护作用。为保证人身安全,要求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不应设置休息室、办公室等,确因条件限制需要设置时,应采用能够抵御相应爆炸作用的墙体分隔。
    防爆墙为在墙体任意一侧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并达到设计压力时,能够保持设计所要求的防护性能的实体墙体。防爆墙的通常做法有:钢筋混凝土墙、砖墙配筋和夹砂钢木板。防爆墙的设计,应根据生产部位可能产生的爆炸超压值、泄压面积大小、爆炸的概率,结合工艺和建筑中采取的其他防爆措施与建造成本等情况综合考虑进行。
    在丙类厂房内设置用于管理、控制或调度生产的办公房间以及工人的中间临时休息室,要采用规定的耐火构件与生产部分隔开,并设置不经过生产区域的疏散楼梯、疏散门等直通厂房外,为方便沟通而设置的、与生产区域相通的门要采用乙级防火门。
3.3.6 本条第2款为强制性条款。甲、乙、丙类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大,故厂房内的这类中间仓库要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甲、乙类仓库还需考虑墙体的防爆要求,保证发生火灾或爆炸时,不会危及生产区。
    条文中的“中间仓库”是指为满足日常连续生产需要,在厂房内存放从仓库或上道工序的厂房(或车间)取得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的场所。中间仓库不仅要求靠外墙设置,有条件时,中间仓库还要尽量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
    对于甲、乙类物品中间仓库,由于工厂规模、产品不同,一昼夜需用量的值有大有小,难以规定一个具体的数据,本条规定中间仓库的储量要尽量控制在一昼夜的需用量内。当需用量较少的厂房,如有的手表厂用于清洗的汽油,每昼夜需用量只有20kg,可适当调整到存放(1~2 )昼夜的用量;如一昼夜需用量较大,则要严格控制为一昼夜用量。
    对于丙、丁、戊类物品中间仓库,为减小库房火灾对建筑的危害,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品库房要尽量设置在建筑的上部。在厂房内设置的仓库,耐火等级和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表3.3.2的规定,且中间仓库与所服务车间的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大于该类厂房有关一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例如:在一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多层厂房内设置丙类2项物品库房,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为6000m²,每座仓库的允许占地面积为4800m²,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为1200m²,则该中间仓库与所服务车间的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大于6000m², 但对厂房占地面积不作限制,其中,用于中间库房的允许建筑面积一般不能大于1200m²;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仓库的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3.3.3条的规定增加。
    在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生产车间和中间仓库的耐火等级应当一致,且该耐火等级要按仓库和厂房两者中要求较高者确定。对于丙类仓库,需要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生产作业部位隔开。
3.3.7 本条要求主要为防止液体流散或储存丙类液体的储罐受外部火的影响。条文中的“容量不应大于5m³”是指每个设置丙类液体储罐的单独房间内储罐的容量。
3.3.8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了变、配电站与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分隔要求。
    (1) 运行中的变压器存在燃烧或爆裂的可能,易导致相邻的甲、乙类厂房发生更大的次生灾害,故需考虑采用独立的建筑并在相互间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如果生产上确有需要,可以设置一个专为甲类或乙类厂房服务的10kV及10kV以下的变电站、配电站,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条文中的“专用”,是指该变电站、配电站仅向与其贴邻的厂房供电,而不向其他厂房供电。
    对于乙类厂房的配电站,如氨压缩机房的配电站,为观察设备、仪表运转情况而需要设观察窗时,允许在配电站的防火墙上设置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且不能开启的防火窗。
    (2) 除执行本条的规定外,其他防爆、防火要求,见本规范第3.6节、第9、10章和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相关规定。
3.3.9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从使用功能上,办公、休息等类似场所应属民用建筑范畴,但为生产和管理方便,直接为仓库服务的办公管理用房、工作人员临时休息用房、控制室等可以根据所服务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设置。相关说明参见第3.3.5条的条文说明。
3.3.10 本条规定了同一座建筑内同时具有物品储存与物品装卸、分拣、包装等生产性功能或其中某种功能为主时的防火技术要求。物流建筑的类型主要有作业型、存储型和综合型,不同类型物流建筑的防火要求也要有所区别。
    对于作业型的物流建筑,由于其主要功能为分拣、加工等生产性质的活动,故其防火分区要根据其生产加工的火灾危险性按本规范对相应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厂房的规定进行划分。其中的仓储部分要根据本规范第3.3.6条有关中间仓库的要求确定其防火分区大小。
    对于以仓储为主或分拣加工作业与仓储难以分清哪个功能为主的物流建筑,则可以将加工作业部分采用防火墙分隔后分别按照加工和仓储的要求确定。其中仓储部分可以按本条第2款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其防火分区。由于这类建筑处理的货物主要为可燃、难燃固体,且因流转和功能需要,所需装卸、分拣、储存等作业面积大,且多为机械化操作,与传统的仓库相比,在存储周期、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故对丙类2项可燃物品和丁、戊类物品储存区相关建筑面积进行了部分调整。但对于甲、乙类物品,棉、麻、丝、毛及其他纺织品、泡沫塑料和自动化控制的高架仓库等,考虑到其火灾危险性和灭火救援难度等,有关建筑面积仍应按照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执行。
    本条中的“泡沫塑料”是指泡沫塑料制品或单纯的泡沫塑料成品,不包括用作包装的泡沫塑料。采用泡沫塑料包装时,仓库的火灾危险性按本规范第3.1.5条规定确定。

在找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无管网 气体灭火装置多少钱一套 消防气体灭火泄压装置 气体灭火 产品的人还在看

对比栏

咨询中心

编辑部 QQ交谈

客服部 QQ交谈

市场部 QQ交谈

返回首页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