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为主,兼有物理灭火作用的洁净气体灭火剂;它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
我公司生产的外贮压式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执行标准(XJ/QB-2019)吸取了国内外气体灭火研究技术,强度安全保险系数大、工作可靠性强、操作维修方便。同时具有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它依靠外部驱动力,在有效的灭火时间内,药剂推送距离更远。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等产品,一是压力容器钢瓶内长期带低、中、高压力,是危险性较高压力容器,二是保护计算机房、数据中心、通讯机房、博物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缆隧道等重要设备场所灭火设备,基于这两点应采用国内度较高的品牌产品,杜绝使用不合格灭剂,短斤少两和不采用不合格零部件,一切应从用户安全出发,才能确保这两类产品在生产制造、运输、安装、使用中安全可靠性
1压力容器钢瓶应采用厂家生产的产品,具有国家颁发的压力容器证书,压力容器钢瓶壁厚和重量及材质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绝不能采用壁厚不达标、重量轻、材质不合格、成本低的压力容器钢瓶。气体灭火系统压力容器钢瓶中,七氟丙烷和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中钢瓶容易弄虚作假,如采用壁厚薄的,不达标的钢瓶,重量相差20%~50%;或钢瓶材质不采用压力容器钢板,改为采用普通热轧钢板,可降低钢瓶成本 20 %~50%,将会严重影响产品安全性能。
2压力容器钢瓶上的容器阀的安全泄放装置应采用专业公司生产的安全膜片,该产品成本一般在20元左右一套,安全性能才能得以保障。而部分厂家均用自己设计、加工的安全膜片,产品成本不到2元一套,安全性能很难得到保证。
3气体灭火系统中各灭火剂容器出口均应安装安全保护帽,使产品在生产、运输、装卸、安装、调试等一系列过程中,即使灭火剂钢瓶误启动,也能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为降低产品成本,有许多厂家,阀门出口不配备安全保护帽。
4各压力容器钢瓶上的容器阀应采用HPb59-1(Y)冷拉黄铜棒锻压成型,使容器阀材质呈流线流纹组织结构,密度增大。这不但增加了抗拉强度,还增强了韧性。容器阀受撞击后不会裂。应绝不采用成本低廉的铸造不锈铁和碳钢材料的瓶头阀。消防阀门是气体灭火系统产品比较核心、比较关键部件,关系到产品安全性和密封性两大关键功能和性能,建议选用质量可靠,专业性强的厂家。
5严把气体灭火零部件进厂、生产、成品出厂检验关,使用户真正用的放心和安心。
3.密封性好,不泄漏,使用周期较长。
气体灭火系统和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所采用的零部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稳定的质量。应从以下几点确保密封良好和质量稳定。
1气体灭火系统配套的灭火剂瓶组容器阀门材质均应采用冷拉黄铜棒锻压成型,即使长时间存放也不易腐蚀生锈,且开启灵活可靠。锻压后的铜质容器阀内部显微组织结构晶体颗粒形状细小,密度增大,灭火剂容器阀密封性能才长久可靠。克服了使用低成本铸造不锈铁材质加工的容器阀,存在的因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不同的凝固温度和收缩率及杂质,内部和表面易出现一些细小的热裂、疏松、气孔等问题,容器阀密封性能差等重大缺陷。
2灭火剂瓶组容器阀门密封口和各零部件连接处,建议采用径向和端面双密封结构,密封材料采用耐腐蚀、耐高温材料,使密封性作用得到双重保护。
3灭火剂瓶组气体灭火剂充装工艺不同,则可大大提升了灭火剂瓶组一次性气密性试验合格率达99%以上,有利于灭火剂储瓶不易泄漏,存放周期长,并降低了用户的维修成本和提高了用户的安全保障。各生产企业气体灭火剂充装工艺有较大区别,这一内部技术均保密。
4应严把容器阀和灭火剂瓶组气密性试验关。充装后的灭火剂瓶组整体应浸入清水中做气密性试验,应不少于两次,每次试验不应少于10分钟,无任何气泡泄漏为合格。这种浸入清水中检测灭火剂瓶组密封性试验,简单、明了、可靠。目前许多气体厂家不将此灭火剂瓶组全部浸入水中做气密性试验,一般用刷子将肥皂液涂到阀门连接螺纹上,看这些部位是否冒气泡,这种方式很难发现钢瓶是否泄漏,密封性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各生产企业气密性试验方法不同,对产品密封性影响巨大,一般尽量选择这一工艺检测方法企业。
5气体灭火系统压力表前端杆应设计有开启时双径向密封压力表开关结构,开启压力表开关应操作简単、可靠,压力表与压力表连接螺纹应采用高强度、高精度、高密封性干式美制锥管螺纹或双密封结构,此部件和压力表连接各处密封性能才能更加可靠。
6高压连接软管一端连接灭火剂瓶组容器阀出口,另一端与集流管上的液流单向阀相连,起转向连接,输送灭火剂及减少气体释放时引起震动、冲击作用。高压连接软管有两种结构:一种是软管两端是钢结构接头,其中一个接头是90°弯头,挠性软管部分在中间直管部分,该结构高压连接软管高度方向调节量很小,要求冷作焊接件灭火剂储瓶框架高度加工精度高,连接难、费力。将造成连接密封性能差和振动大,灭火剂喷放时泄漏。另一种高压连接软管两端是短距离的不锈钢接头,挠性软管长度可在 X 、 Y 轴两方向任意调节,连接快速、省力,连接密封性能好,整个气体灭火系统设备振动小,灭火系统工作时才能实现密封性好,连接管不脱落。
7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启动管道中,应安装低压安全泄漏,也叫低泄高封阀,防止气体启动装置因慢泄漏而造成的系统误启动,有效的确保了产品质量。
4.灭火性能好
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设备)灭火性能好与坏,主要从灭剂不弄虚作假、灭火设计浓度参数与方案正确合理、灭火剂瓶组密封性与压力值参数正确与否三方面有关。灭火性能好与坏最关键是杜绝使用不合格灭剂,绝不短斤少两和灭火设计浓度参数正确。气体厂家、工程商、监理公司、消防验收与检测部门、用户应能随时对灭火设备瓶组部件现场称重、抽取灭剂样品监督检查,下面对灭火性能好阐述严格把关措施:
1灭火设计浓度参数正确选用:
对于七氟丙烷、超细干粉、全氟己酮昂贵灭剂灭火设备装置在不同种类场所广泛应用,灭火设计浓度应严格依据有关产品设计、施工与验收国家、行业、团体、省市级地方标准中规定执行,才能确保灭剂量准确和足量灭火使用,确保能快速实现灭火。目前,七氟丙烷灭剂灭各种类型火灾,灭火设计浓度没有歧义,基本统一一致。而超细干粉灭剂灭火设计浓度有一定歧义,差别较大,下文将简要阐述。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采用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较多、性价比高。目前该产品国家、行业暂没有编制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许多省级地方规范明确规定,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在喷射灭火剂过程时,是瞬间小于1秒喷射,由于喷射过程不均匀,严重影响正常灭火效果,经试验证明应增设喷射不均匀补偿系数K3。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灭剂有效连续喷射时间在3~8秒,喷射时间稳定,灭火效果稳定可靠。规定非贮压式喷射不均匀补偿系数K3应是贮压式的1.5~2倍,也就是说非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中使用超细干粉灭剂重量应比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中使用超细干粉灭剂,重量多0.5~1倍。有极少数设计院和生产厂家直接采用生产厂家检验报告中的灭火浓度这一试验参数,这灭火试验参数是小空间试验参数,若采用这参数,火灾将会难扑灭,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依据国内检测机构专家对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各类火灾大量灭火试验,贮压式超细干粉灭剂全淹没灭火设计浓度推荐采用K=0.13kg/m³,较合理和灭火可靠。目前,各设计院、消防工程公司、产品生产厂家均采用此参数作为扑救A、B、C、E类火灾灭火设计浓度参数。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和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三大类产品种类与规格较多,也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赘述了。设计与选型及产品种类规格选择,请搜索网络检索这方面论文和专题文章。如:《悬挂式灭火装置设计、选型与安装使用》、《贮压与非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主要区别和灭火设计浓度及计算公式探讨》、《贮压和非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特点对比分析》等论文与文章。
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项目设计时,各设计院应首先把好超细干粉灭剂A、B、C、E类火灾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灭火设计浓度K=0.13kg/m³这一关,然后应把好非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喷射不均匀补偿系数。K3应是贮压式的1.5~2倍第二关。超细干粉灭剂喷射不均匀补偿系数K3,可查阅DGJ32/TJ80-2009《超细干粉灭火系统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B37《超细干粉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DB35福建省地方等规范作为设计依据。
各消防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用户、消防验收监督部门也必须分别把好超细干粉灭剂灭火设计浓度K≥0.13kg/m³关,再把好对非贮压式应是贮压式1.5~2倍第二关。认真审查超细干粉灭剂该项目总重量和灭火装置数量,才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可靠。
为了确保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等产品灭火可靠性和预防弄虚作假及用户日常维护、称重检测、维修正常权益,参加该类型消防产品项目应共同把好这最关键第二关措施如下:
(a)各设计院设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装置)产品项目时,应在“设计及施工说明”中“系统组件技术性能”要求中,明确写入此条款 “七氟丙烷灭火剂瓶组铭牌(贴花纸)上,应标明灭火剂瓶组总重量、空瓶重量、七氟丙烷药剂重量三个重量”。
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全淹没灭火设计浓度K=0.13kg/m³,非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喷射不均匀补偿系数,K3应是贮压式的1.5~2倍。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22年新编的《电气设备机房消防设计与安装》国标图集,将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装置)瓶组贴花纸上,明确规定应标注瓶组总重量、空瓶重量、药剂充装重量。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明确规定了,非贮压式喷射不均匀补偿系数K3,应是贮压式的1.5~2倍。
(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产品在安装前和交用户使用前及消防验收监督检查时,用户、监理公司、消防工程公司、消防验收部门、各方,首先检查七氟丙烷药剂瓶组铭牌(贴花纸)上是否标注性灭火剂瓶组总重量W、空瓶重量W1、七氟丙烷药剂充装重量W2三个重量参数,在现场每瓶组称重检测重量,查证是否缺斤少两或有弄虚作假现象存在。这应作为此类消防产品项目安装与使用前最重要检查验收项目。
2杜绝灭剂弄虚作假。
七氟丙烷灭剂单价每年随市场变化非常大,单价非常昂贵,一般为50~100元/kg,灭剂成本占到整个灭火系统总造价的50%-75%。当前七氟丙烷灭剂弄虚作假的主要手段:一是每瓶组少充装10~30kg,这种缺斤少两作假占主导,若称重检测时,搪塞忽悠药剂泄漏了,但瓶组压力值在绿区内,没有泄露,七氟丙烷灭剂充装重量只要短斤少两,将会造成不能灭火,与用水代替七氟丙烷灭剂不能灭火性质相同。二是用水或其他液体或固体代替。三是收购市场上纯度不高的七氟丙烷灭剂或充装不是灭剂的氟利昂制冷剂等等。四是驱动气体氮气重量代替七氟丙烷灭剂重量。五是涂改瓶组贴花纸上药剂相关参数。六是瓶组贴花纸上药剂相关重要参数与订货合同药剂重量与设计院设计计算药剂重量不一致。
杜绝七氟丙烷灭剂弄虚作假简单有效方法:(a)应采用具有“自愿认证证书”企业的产品;(b)七氟丙烷灭火剂瓶组贴花纸上应必须同时标注钢瓶总重量W、瓶组空瓶重量W1、药剂充装重量W2三个重量参数,可随时接受称重检测和日常维护检查;(c)七氟丙烷灭火设备现场安装前和交用户使用前,对每瓶组称重检测和必要时可随机抽取1~2瓶灭剂样品送有关部门或企业检测。
ABC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弄虚作假的主要手段:一是用普通BC和普通ABC干粉灭火剂代替,因药剂单价相差3倍左右。贮压式ABC超细干粉灭火剂全淹没灭火设计浓度为0.13kg/m3左右,而普通干粉灭火设计浓度应大于0.65kg/m3,相差五倍左右,。二是采用不合格的超细干粉灭剂。三是钢瓶正常厚度大约为2.4mm左右,则采用1mm左右钢板加工。杜绝使用不合格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产品主要手段,与杜绝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和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产品简单有效方法基本相同,这里就不赘述了。
5.灭剂瓶组安装、使用前现场称重检查
杜绝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等产品灭剂短斤少两、弄虚作假现象,快速明了的方法就是用户、监理公司、消防工程公司、设计院等各方均到项目现场,在设备安装前或交付用户使用前对各瓶组称重检测,依据具体情况还可对瓶组内灭剂进行抽样检测。
七氟丙烷灭剂瓶组总重量W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瓶组空瓶部件W1(由阀门、钢瓶、虹吸管三部分组成),二是七氟丙烷灭剂W2,三是七氟丙烷灭剂的驱动气体氮气重量W3,计算公式为,W=W1+W2+W3。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中瓶组空瓶部件40、70、90、120、150升重量W1,分别为44、59、71、87、112Kg左右。20℃时4.2Mpa有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中空瓶部件70、90、120、150升重量W1,分别为68、81、100、120Kg左右。20℃时4.2Mpa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中空瓶部件90、120、150、180升重量W1,分别为85、104、117、135kg左右。上述重量偏差一般在±3Kg左右。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中瓶组空瓶部件6、8、10、20、30升重量W1,分别为3.9、4.8、5.9、11、13.3kg左右,上述重量偏差一般在±2kg,不含安装挂具。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也叫七氟丙烷预制灭火系统)中每瓶组氮气重量W3,一般占充装七氟丙烷灭剂总重量的1%~3.7%。20℃4.2Mpa有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中每瓶组氮气重量W3,一般占充装七氟丙烷灭剂总重量的4.4%-7.1%。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中每瓶组没有驱动气体氮气,则W3=0。
贮压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中瓶组空瓶部件6、8、10、12、16、20、30升重量W1,分别为4、4.9、5.3、6、6.9、8.2、13.1kg左右,上述重量偏差一般在±1kg左右,不含安装挂具。
若七氟丙烷灭剂瓶组贴花纸上同时提供标记钢瓶总重量W、瓶组空瓶重量W1、药剂充装重量W2时,有利于用户、监理公司、消防工程公司、设计院、消防检测验收及监督检查部门,现场随时对钢瓶部件称重检测、监督。瓶组贴花纸上同时提供标记三个重量参数的,可避免作假嫌疑和现场校验,使大家一目了然,使用户使用安心,并有利于今后日常维护、称重检测、维修。
20℃4.2Mpa有管网150升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剂瓶组安装或使用前,现场称重作为案例检查步骤与方法如下:
1现场检查150升瓶组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区内,压力表指针在绿区内说明无泄漏合格。
2现场对每一个150升瓶组称重或随机抽样几瓶组称重,检测瓶组总重量W;某一瓶组为W=256.6Kg。对照该W重量是否与瓶祖贴花纸上瓶组总重量W一致。
部分厂家瓶组贴花纸上若没有标注瓶组总重量W,属不正常现象,有意造成不能随机现场称重检测,有作假嫌疑,出现这种现象,应停止称重检查验收。
3现场称重检测每瓶组总重量W后,查看该瓶组贴花纸上瓶组空瓶重量W1和七氟丙烷灭剂充装重量W2,采用W=W1+W2+W3(驱动气体氮气)计算,也就是说W≥W1+W2。W3重量,柜机约占W2的1%-3.7%重量,有管网约占W2的4.4%~7.1%。以150升有管网瓶组案例重量计算公式为,W=W1+W2+W3,则W=256.6Kg;W1=128.6Kg;W2=122Kg;W3=6Kg。仅供参考。
若瓶组贴花纸上没有同时提供瓶组总重量W、瓶组空瓶重量W1、灭剂充装重量W2三个重量参数,将无法称重检查与验收,属不正常现象,无法验证瓶组内充装了多少七氟丙烷灭剂,应停止称重检查和验收,并要求生产企业立即提供这批次这三个重量参数。瓶组内七氟丙烷灭剂可请有关检测部门,随机抽取检测、药剂检测费不贵。
4依据设计院该项目设计技术图纸规定灭剂重量W2和本文章第三,5段中瓶组空瓶重量W1对应重量值,现场称重验证灭剂是否弄虚作假和短斤少两,做出初步预判。
6.抗振动性和耐高、低温
气体灭火系统和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要求各零部件具有良好的抗振动性能和耐高低温。能经受住海、陆、空立体运输的长途跋涉,不会因运输途中的风浪、颠簸、高低温气象条件等造成设备的泄漏或误启动。特别是“一带一路”出口气体灭火系统产品项目所有零部件均应采用抗振动设计,特别是灭火剂瓶组容器阀应采用双密封卧式压差式结构,该容器阀有两个气室,阀体内安装一活塞阀瓣,靠阀体内气压自动密封,需安装专用启动气缸和顶针部件,刺破容器阀启动气室密封膜片,方能开启灭火剂瓶组容器阀,该阀外表无任何开启手柄等零件,此结构容器阀特点是:抗碰撞、抗振动、耐+70℃高温和-30℃低温。确保了灭火剂不会因振动及高低温变化而泄漏和误启动。
3►出口产品项目技术要求与措施
气体灭火系统、悬挂式灭火装置、探火管式灭火装置等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但要求产品安全可靠,密封性能良好,灭火性能可靠,还要求包装箱抗碰撞、抗振动、耐高低温、质量稳定,并要求安装施工简单、快捷,和现场不加工任何零部件。
1.包装
气体灭火系统、悬挂式灭火装置、探火管式灭火装置等出口项目,必须满足上述技术要求与措施外,对产品的包装都有严格的要求。气体灭火系统和灭火装置各零部件应采用包装箱包装,包装时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包装箱应采用出口包装箱,又名:出口木包装箱,出口木箱,胶合板箱,免熏蒸包装箱等。不能采用普通的木包装箱,不然无法通关。
2包装箱上的唛头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收货人或买方名称的英文缩写字母或简称;
②参考号,如运单号、订单号或发票号;
③目的地名称;
④货物件数。
3包装箱应进行防潮处理,在包装箱的内壁应装订防潮膜,并放置一定数量的干燥剂。
4包装箱应做防碰撞处理,在包装箱的内壁放置防碰撞塑料发泡板,箱内各零部件应放整齐,各零部件之间应采用塑料发泡板隔离、塞紧。每一个灭火剂瓶组应用2~3根打包带固定在包装箱底部上,防止运输过程中滚动和碰撞。
5每个包装箱内应放置产品装箱单,注明箱内零部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6每个包装箱底部应有托架,以方便装车与转运。
7对于钢管等不能采用包装箱包装的超长零部件,可以采用码垛的方式进行包装。堆码一定要整齐,底部应有托架,方便叉车等搬运设备转运,每隔2米左右用钢带打包固定,防止钢管散掉。
2.现场无需加工制造、安装简单、快捷
气体灭火系统、悬挂式灭火装置、探火管式灭火装置等产品“一带一路”出口项目因产品在国外安装,现场不具备加工条件,要求所有的零部件必须在出厂时全部加工完成,不允许现场组装时进行二次加工。气体灭火系统中各启动装置至各灭火剂瓶组之间的启动管道,建议设计采用较高成本的一根不锈钢金属软管,代替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的低成本DN4~6 mm 紫铜管。如采用DN4~6 mm 紫铜管,需依据现场实际结构使用专用工具进行裁剪、折弯、扩孔等加工后,才能成为启动管道,也要求现场安装技术工人进行专门培训和实践才能完成。不锈钢金属铜管代替DN4~6mm紫铜管,现场无需加工,(目前国内只有北京利达海鑫公司使用。该公司宗旨是“一切为了用户着想”)。此举虽然增加了气体生产制造厂家的成本,但避免了用紫铜管需现场加工的麻烦,实现了系统所有零部件无现场加工,降低了安装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使系统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快捷、并提高安装效率四倍以上,可大幅降低施工现场安装成本,使灭火系统启动管路密封性能得到了可靠保证。
3.可根据资料、图纸现场安装,无需厂家派
人现场指导
气体灭火系统、悬挂式灭火装置、探火管式灭火装置等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项目在国外安装时,应能实现可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图纸现场安装,无需气体厂家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可节省安装时间和人员出国的费用。建议在产品出厂前,对瓶组间设备在工厂内进行了实际安装,将安装过程拍摄成图片和录像存档,并依据组装顺序,制作专门的安装幻灯片资料。这些资料和图纸在出厂时提供给用户,真正做到“傻瓜式”安装或儿童按图“积木式”拼装气体灭火系统各零部件,实际安装时再也不用派人去现场指导了。
6.2.1 封堵作业前,应清理建筑缝隙、贯穿孔口、贯穿物和被贯穿体的表面,去除杂物、油脂、结构上的松动物体,并应保持干燥。需要养护的封堵部位应在封堵作业后按照产品使用要求进行养护,并应在养护期间采取防止外部扰动的措施。
6.2.2 背衬材料采用矿物棉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
1 矿物棉压缩不应小于自然状态的30%,且压缩后的矿物棉厚度应稍大于封堵部位缝隙的宽度,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0.3条的规定;
2 压实后的矿物棉应顺挤压面塞入封堵部位,矿物棉应靠其回胀力阻止脱落,并应与待封堵部位的表面齐平;
3 填塞的矿物棉应经监理人员验证其阻止脱落的性能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防火封堵施工。
6.2.3 无机堵料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在封堵部位应设置临时或性的挡板;
2 应按照产品使用要求加水均匀搅拌无机堵料;
3 应将搅拌后的无机堵料灌注到封堵的部位,并抹平表面;
4 应在无机堵料养护周期满后再封堵无机堵料与贯穿物、被贯穿体之间的缝隙,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0.4条的规定。
6.2.4 柔性有机堵料和防火密封胶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应按照本标准第6.2.2条的规定采用矿物棉填塞封堵部位;
2 应采用挤胶枪等工具填入堵料,抹平表面,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0.5条和第3.0.6条的规定。
6.2.5 防火密封漆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应按照本标准第6.2.2条的规定采用矿物棉填塞封堵部位;
2 应采用刷子或喷涂设备等均匀涂覆堵料,厚度、搭接宽度均应符合本标准第3.0.7条的规定。
6.2.6 阻火模块、阻火包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阻火模块应交错堆砌,并应按照产品使用要求牢固粘接;
2 应封堵阻火模块、阻火包与贯穿物、被贯穿体之间的缝隙,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0.8条的规定。
6.2.7 防火封堵板材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应按封堵部位的形状和尺寸剪裁板材,并应对切割边进行钝化处理;
2 应在板材安装后按照相应产品的使用技术要求封堵板材与贯穿物、被贯穿体之间的缝隙,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0.9条的规定。
6.2.8 泡沫封堵材料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在封堵部位应设置临时或性的挡板;
2 应按本标准第3.0.10条的规定将混合后的材料灌注到封堵的部位。
6.2.9 阻火圈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应按照设计要求在管道贯穿部位的环形间隙内紧密填塞防火封堵材料;
2 应将阻火圈套在贯穿管道上;
3 应采用膨胀螺栓将阻火圈固定在建筑结构或构件上。
6.2.10 阻火包带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施工:
1 应按照产品使用要求将阻火包带缠绕到贯穿物上,并应缓慢推入贯穿部位的环形间隙内,或在阻火包带外采用具有防火性能的专用箍圈固定;
2 应采用具有膨胀性的柔性有机堵料或防火密封胶封堵贯穿部位的环形间隙,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0.5条和第3.0.6条的规定。
条文说明
6.2.1 进行防火封堵施工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清除贯穿孔口或建筑缝隙内的油迹和松散物等,防止这些附着物降低防火封堵材料的附着力。此外,注意检查那些连接在被贯穿体上的附件,如吊夹、吊架、支撑套管等,确保这些附件牢固地连接在被贯穿体上。
6.2.2 采用矿物棉作为背衬材料填塞进行防火封堵时,所用矿物棉的总厚度一般选用填塞缝隙(间隙)宽度的150%,并使压缩后的矿物棉容重不低于100kg/m³。矿物棉厚度稍大于封堵部位的宽度,可以在填塞入建筑缝隙、贯穿孔口的环形间隙后具有足够的回胀力。
6.2.3~6.2.10 这八条规定了各种防火封堵做法施工时的顺序和技术要求:
(1)防火封堵施工时,首先要清除贯穿物和被贯穿体上的油污、松散物等,使防火封堵材料与贯穿物和被贯穿体紧密粘接。
(2)为了便于某些填塞类防火封堵材料的定位和增强防火封堵材料的力学强度,有时需要同时安装支撑和背衬材料。
(3)防火封堵材料的形状和厚度,要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和构造图纸进行填塞,并满足相应部位的耐火极限要求。
(4)施工完成后,要将那些不属于防火封堵组件的辅助材料清除,并采用适当方法清理贯穿孔口和环形间隙附近多余的防火封堵材料,使防火封堵组件表面平整、光洁、无裂纹,并填塞密实。
(5)管道贯穿孔口使用阻火圈或阻火包带进行封堵时要注意,安装部位需位于墙体两侧或楼板下侧;对于多种类型贯穿物混合穿越被贯穿体的部位,在有防火封堵板材或相应防火封堵组件中如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包带,要按产品使用要求进行安装,保证遇火时不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