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中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由七氟丙烷灭火设备、管网、气体灭火控制器、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器、紧急启停按钮和外部电源组成。用于保护经常有人的场所、高精密电子仪器、通讯设备等高价值财产和重要场所,适用于扑救甲、乙、丙、戊类电气火灾,如通信机房、高低压配电室、档案室、储能容器、工业清洗设备、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
一般在管网中使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地方都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有气体灭火控制器接收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应为同一保护区内两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个火灾探测器和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保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
管网图纸设计要求
1.对于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区内可燃物质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通过计算确定灭火设计剂量或惰化设计剂量。
2.具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和液体火灾防护区域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火灾的防护区域,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当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应按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
3.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保护区采用联合分配系统时,受联合分配系统保护的保护区数量不应超过8个;联合分配系统中灭火剂的储存量应根据储存量的保护区确定;系统中灭火剂的储存量应为保护区的设计灭火剂量、储存容器中灭火剂的剩余量和管网中灭火剂的剩余量之和。
4.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为20℃。
5.同一集管上的储存容器的规格、充气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6.在同一保护区内,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可分别设置集管,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每个管网上的喷头流量应按照相同的灭火设计浓度和相同的喷洒时间进行设计;管网不应被四通管件分流。
7.喷嘴的防护高度和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护高度不应大于6.5m,最小防护高度不应小于0.3m:当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4.5m;当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8.保护区的划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保护区应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封闭空间;当同一区段的顶棚层和地板需要同时防护时,可合并成一个防护区;
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保护区的面积不应大于800平方米,容积不应大于3600立方米;使用预设灭火系统时,一个保护区的面积不应大于500平方米,容积不应大于1600立方米。
9.保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保护区净高度的2/3以上。它应该位于外墙上。泄压口面积根据柜式气体灭火系统计算模板选取。
10.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气体灭火系统按结构可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和无管网灭火系统,管网气体灭火系统中的组合分配系统具有存储容器数和灭火剂用量可以大幅减少的优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今天分享管网灭火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管网灭火系统
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是指按一定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的灭火系统。其灭火剂瓶组和驱动气体瓶组设置在专用的储瓶间,通过管网将灭火剂输送到防护区。通过喷嘴将灭火剂喷散雾化。相对于无管网灭火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七氟丙烷、IG541、二氧化碳均可以设计为管网灭火系统。
二、分类
气体灭火系统按结构可分为无管网灭火系统和有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可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独立系统。
组合分配系统:组合分配系统是指用一套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同时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区或保护对象的气体灭火系统。
单元独立系统:单元独立系统是指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一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三、组件
瓶组架:用于固定驱动气体瓶组或灭火剂瓶组的框架。
电磁型驱动装置:接收启动信号,开启驱动气体瓶组容器阀。
驱动气体瓶组容器阀:密闭驱动气体,容器阀上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
驱动气体储瓶:用于储存驱动气体。
低泄高封阀:低泄高封阀平时处于开启状态,少量的驱动气体泄漏可以从此泄放,避免系统误操作。当系统启动时,启动管路压力迅速升高,低泄高封阀自动关闭,确保系统正常启动。
驱动管路:用于输送驱动气体。
选择阀:用于分区控制,平时关闭,通过驱动气体或电磁阀打开。
驱动气体管路单向阀:防止驱动气体倒流和反冲。
灭火剂瓶组容器阀:容器阀将灭火剂密封在储瓶中,七氟丙烷和IG541的容器阀带压力表,用于检测灭火剂泄漏。二氧化碳采用称重机构检测灭火剂泄漏,不带压力表。
灭火剂管路单向阀:防止集流管的灭火剂倒流。
集流管:汇集灭火剂。
安全泄放装置:防止集流管超压。
信号反馈装置:感应管网压力,反馈指示喷放成功信号。
灭火剂输送管道:输送灭火剂。
喷嘴:喷散、雾化灭火剂。
四、设计要求
1. 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设计用量是按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来确定。
2. 组合分配系统的每个防护区都安装有选择阀。选择阀平时关闭,当某个防护区需要灭火,则打开对应防护区的选择阀,向的防护区释放灭火剂。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选择阀应设置在储存容器间内,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
3. 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
注:
1)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管道上应设一个选择阀。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选择地打开出现火情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管道上的选择阀喷放灭火剂灭火。选择阀上应设标明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性铭牌是防止操作时出现差错。
2)在组合分配系统中,如选择阀设置在储存容器间外或防护区,则可能导致集流管道过长,容易引起气、液分离或出现干冰堵塞的情况。而不能有效灭火,甚至导致灭火失败。因此,对选择阀的设置位置提出了限制要求。
4. 组合分配系统的启动管路上需要增加气体单向阀,用于分配控制对应防护区灭火剂储瓶组的开启数量。
5.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
五、分配系统喷放过程描述
当B防护区发生火灾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向B区驱动气瓶上的的电磁驱动装置发出启动指令,B区驱动气瓶容器阀打开,驱动气体进入驱动管路,低泄高封阀关闭,驱动气体打开B区选择阀,通过驱动气体管路上的单向阀打开本防护区所对应的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灭火剂通过虹吸管,容器阀、高压软管、单向阀进入集流管,通过B区选择阀,灭火剂输送管道,喷嘴释放至B防护区。信号反馈装置感应管网压力,向控制主机反馈喷放成功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