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监测
以城市主城区为监测区域,将监测区域均匀划分成若干监测网格,每个网格不*过2km*2km,在每个网格的交点上设置微型空气检测站。针对**区域(如学校、体育场等居民活动水平较高区域)可按需求进行点位加密。环境点原则上应相对均匀分布,每个网格至少布设2个环境点。根据当地污染物扩散、迁移及转化规律,评估污染物分布状况,结合资源和经济的可行性,确定合理监测点位,使所在点位获得的数据具有代表性。

碧如蓝宗旨
碧如蓝人本着“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碧如蓝在用心行动”的行动宗旨,响应大数据、“互联网+环保”理念,以智慧城市为切入点,深耕大气污染监测领域,借助网格化系统。

网格化监测
道路交通网格:在环境空气质量网格基础上,在监测区域内载重车辆流量大的过境公路、城市重要交通路口、重要交通枢纽(汽车站,公交站,火车站等)以及易拥堵路段设置微型空气监测站。对于道路交通监测点位,一般应设置于行车道的下风向一侧,根据车流量的大小、车道两侧的地形、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等确定布点位置,采样口距道路边缘距离不得*过20m。

网格化监测
园区监测网格:将整个园区监测区域均匀化分成若干500米*500米监测网格,在每个网格的交线上设置微型空气监测站,兼顾园区内主要道路情况。在园区中心、园区上风向及下风向、园区边界外200米,以及500米八个方向分别设置微型空气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