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芯LC带状尾纤
尾纤又叫做尾线,只有一端有连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
中文名
尾纤
外文名
The tail fiber
又 名
猪尾线
用 途
网络
性 质
光纤熔接技术
分 类
SC/PC、FC/PC等
12芯LC带状尾纤
尾纤分为多模尾纤和单模尾纤。多模尾纤为橙色,波长为850nm,传输距离为5Km,用于短距离互联。单模尾纤为黄色,波长有两种,1310nm和1550nm,传输距离分别为10km和40km。
ITU- T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 for ITU 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规范了三种常用光纤:符合G.652规范的光纤、符合G.653规范的光纤、符合G.655规范的光纤。
熔接技术
光纤熔接技术主要是用熔纤机将光纤和光纤或光
纤和尾纤连接,把光缆中的裸纤和光纤尾纤熔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而尾纤则有一个单独的光纤头。通过与光纤收发器连接,将光纤和双绞线连接,接到信息插座。在光纤的熔接过程中用到的主要工具有:光端盒、光纤收发器、尾纤、耦合器、剥线钳、光纤切割刀等。
传输系统常用用的尾纤有SC/PC、FC/PC、LC/PC、E2000/APC、ST/PC五种接口,如下图所示。
SC/PC型光接口尾纤
((SC方型卡接头))
FC/PC型光接口尾纤
((FC圆型螺纹头))
LC/PC光接口
((LC方型小卡接头))(相对于sc略小)
ST/PC型光接口
((ST圆型卡接头))
两头都有衔接器的光纤叫光纤跳线,常见的光纤跳线有单模光纤跳线和多模光纤跳线。单模光纤跳线多用黄色来表示,传输距离较长,多模光纤跳线多用橙色来表示,传输距离较短。除此之外, 按接口类型来分,光纤跳线还分为FC光纤跳线、SC光纤跳线、ST光纤跳线、PC光纤跳线、APC光纤跳线、LC光纤跳线、D4光纤跳线、DIN光纤跳线、MU光纤跳线、MT光纤跳线等。光纤跳线长度的规格普通有0.5m、1m、2m、3m、5m、10m等。
尾纤又叫猪尾线,只需一端有衔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经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呈如今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衔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
尾纤分为多模尾纤和单模尾纤。多模尾纤为橙色,波长为850nm,传输距离为500m,用于短距离互联。单模尾纤为黄色,波长有两种,1310nm和1550nm,传输距离分别为10km和40km。
尾纤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衔接光纤两端的接头,尾纤一端跟光纤接头熔接,另一端经过特殊的接头(ST、SC、LC、MTRJ)跟光纤收发器或光纤模块相连,构成光数据传输通路。其中ST接头普通都是先用耦合器转接,再衔接到光纤收发器或光纤模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