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4月27日 16:47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点击量:73
青海海北:智慧停车赋能城市治理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作为青海湖生态旅游的核心区域,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据海北州住建局数据显示,2024年西海镇新增停车泊位464个,其中明珠市场门口停车场新增27个泊位,西海大街西侧、东侧新增76个泊位。这些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压力,但旅游旺季时,金银滩-原子城5A及景区周边停车场仍面临日均车流量超5000辆的考验,传统人工管理模式暴露出效率低下、信息滞后等问题。
与此同时,停车收费不规范现象也引发社会关注。2025年1月,海北州发改委对西海镇停车场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部分停车场存在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时违规收费、公示信息不完整等问题,责令限期整改。这一事件折射出停车管理服务标准化、透明化的迫切需求。
为破解停车难题,海北州积极引入专业化托管运营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双轮驱动,实现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祁连县在旅游旺季向游客免费开放县城主城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同时新增1620个公共停车位,有效缓解了景区周边拥堵。这种“共享车位”模式不仅提升了存量资源利用率,还通过错峰停车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
在托管运营中,精细化管理成为关键。某景区停车场通过引入潮汐车道、动态调整进出口功能,将车辆平均进出时间缩短至15秒以内。此外,托管团队还建立了多渠道投诉响应机制,依托“码上办”平台实现问题快速处理,投诉办结率从65%提升至92%。
技术赋能为停车管理注入新活力。海北州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中,重点推进以下三大核心技术:
1.物联网感知体系:在刚察县果洛藏贡麻片区智慧化停车场项目中,部署地磁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车位状态,通过电子屏和手机APP向车主推送余位信息,使车位利用率提升30%。
2.智能收费系统: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无感支付”,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资金直接进入监管账户,杜绝人工收费漏洞。2024年西海镇新增的464个车位中,48个配备了智能充电桩,实现充电与停车一体化管理。
3.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停车数据与交通流量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分析景区停车场的潮汐规律,优化公交线路和旅游专线,减少道路拥堵。
这些技术应用与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形成呼应,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智慧交通体系。
政策层面,青海省2024年实施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府定价范围,鼓励差异化收费和阶梯式计价,为停车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2025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快进慢游”旅游公路网,推进“零碳”服务区和充换电设施建设,为海北州停车管理服务升级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海北州可从三方面深化创新:一是探索“停车+文旅”融合模式,将停车场与景区导览、文创产品销售结合,提升附加值;二是推广绿色能源应用,在停车场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实现“光储充”一体化;三是加强区域协同,与西宁-海东都市圈共享停车数据,构建跨区域智慧停车网络。
结语
青海海北的停车场管理服务正经历从“粗放管理”到“智慧治理”的深刻变革。通过托管运营提升服务品质,借助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依托政策支持完善制度框架,海北州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出行体验,也为高原地区城市治理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随着数字技术与绿色理念的深度渗透,这片草原上的停车管理服务将成为展示青海生态之美、人文之韵的新窗口。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