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时事聚焦 > 正文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05-11 08:42:32 国家数据局 点击量:30991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5月10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文斌出席发布会,介绍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 刘烈宏: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对峰会的关注。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承办,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出席峰会的专家学者超过1700位,参展单位超1800家,促成数字经济项目签约落地近2600项。
 
  本届峰会是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题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总体方案设计上突出“三个聚焦”:一是聚焦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二是聚焦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强化高水平数字化支撑。三是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推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在办会的原则上,我们将高效办会、节俭办会、安全办会。在内容安排上,主要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和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并设现场体验区。同期举办特色活动和专业工作会议等。
 
  开幕式、主论坛将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等重要嘉宾发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举办“2024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仪式等。分论坛设置数据资源与数字安全、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气象、智慧能源、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化,以及数字福建、闽港数字经济合作等13个分论坛。现场体验区将展示各领域数字化最新成果。开展十佳成果、十佳案例遴选,举办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仪式。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面向基础夯实、数字赋能、能力建设、开放合作四大领域,设置数据要素、智能科技等12个赛道。
 
  还将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如“闽江夜话”“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等特色对接交流活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交流活动等。此外,将召开专业工作会议,包括举办“数据之夜”活动、福建省数字经济合作创新发展大会等。
 
  再过十多天,峰会就开幕了,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高效有序推进,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和参与,一起打造成果丰硕、精彩纷呈的盛会。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知道,国家数据局是去年7月筹建的。目前,全国各省数据主管机构组建情况如何?下一步,在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将从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刘烈宏: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国家数据局于去年10月25日揭牌运行,承担起统筹数字化发展和数据行业管理的职责使命。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改革,31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均完成机构组建,其中,独立设置机构26个,加挂牌子的6个。各地数据工作机构职能进一步强化,北京等21个地区还将数字政府建设纳入数据工作范围,机构职能延伸到公共数据的生产和采集环节。大部分省(区、市)配套设立数据发展促进中心,组建数据集团,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理顺数据管理、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总体来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数据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我们将全面加强统筹推进。准确把握职能定位,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度融合,着力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繁荣数字文化事业,推动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大力发展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进一步建立健全数字中国建设统筹推进工作机制,持续办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我们将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制定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和交易的政策,建立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健全数据流通利用安全治理机制。组织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
 
  我们将努力夯实数字底座。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升级部署,加快工业互联网、算力、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将持续提升关键能力。加快研究数据安全技术体系,着力提升数据安全的技术保障水平,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推动数据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们将全面赋能转型发展。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打造供需对接、全链协同、价值驱动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绿色发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高质量建设数字社会,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激励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
 
  我们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各地区的首创精神,注重用市场和创新的力量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统筹做好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完善国际数据治理“中国方案”,持续优化数据跨境流动规则。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请问,下一步将如何开展具体工作?
 
  刘烈宏: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去年底,国家数据局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的是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实现经济规模和效率的倍增,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文件印发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一步,我们将从试点探索、办好大赛、典型案例征集3个方面推动相关工作。
 
  在试点探索上,我们正积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卫健委等部门就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试点方案开展系统研究。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持续深化试点方案研究工作,尽快推进一批试点,推动解决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供给不足、流通不畅、应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加快数据要素开发利用。
 
  在办好大赛上,我们认真研究大赛赛制、赛题等内容,认真做好大赛相关筹备工作,已于5月9日正式启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点行业或领域数据开发利用的难题,以真实数据和场景需求为牵引,积极做好大赛相关准备工作。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赛相关活动,为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贡献智慧。
 
  在典型案例征集上,此前,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及各地数据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目前,我们正结合各地推荐情况组织开展案例遴选等工作。下一步,将结合试点、大赛及案例征集等,分批次发布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典型案例,促进相关经验分享和交流,充分释放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今年4月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和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请问将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谢谢。
 
  刘烈宏: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认为,数据基础设施是从数据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在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下,面向社会提供一体化数据流通利用、安全保障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目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和数据流通利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开展。
 
  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方面,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为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个是统筹优化算力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源异构算力的协同发展,促进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再一个是提升“东数西算”网络传输效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引导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企业面向部分枢纽节点间试点开通“东数西算”的“公共传输通道”,提升算力服务普惠易用水平。还有构建跨域算力调度体系。推动建立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算力发展情况“一本账”,以十大集群为核心,推动算力资源混合部署和统一调度。同时推动算电协同高效发展。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中西部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同样重要的还有强化自主安全防护能力。围绕算力资源全生命周期,从政策层面推动加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安全防护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在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正在以数据流通利用设施为突破口,在现有建设基础上合理布局、增量提升,形成开放兼容的生态。首先,探索统筹布局。探索安全合规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推动凝聚行业共识,促进标准规范制定,助力数据价值释放。其次,推动技术创新。当前数据流通利用技术路线比较多,我们将在研究布局的基础上,以真实场景牵引技术进步,促进数据流通利用技术创新应用。再次,鼓励地方试点。鼓励多种方案先行先试,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在行业、地方试点落地。
 
  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和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履行好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职责,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谢谢!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