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什么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关键词:通信,电缆,网络
  • 资料类型:
  • 上传时间:2016-02-25
  • 上传人:
  • 下载次数:3384
  • 需要积分:0

暂无上传相关文件

资料简介

  信号数据可用于表示任何信息,如符号、文字、语音、图像等,从表现形式上可归结为两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可根据幅度取什是否离散来确定。
  

  1、模拟信号
  
  近百年以来,无论是有线相连的,还是无线发送的广播电视,很长时间内都是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号的。在传统的通信中,线路中传送的电信号是随着用户声音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个变化的电信号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即先把信息信号转换成几乎与它“一模一样”的波动的电信号(因此叫做“模拟”),再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出去,电信号被接收下来后,通过接收设备还原成信息信号,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指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二进制码就是一种数字信号。二进制码受噪声的影响小,易于有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类似于“模拟”,数字也是对我们生活中实体的一种表达方式。数字信息的zui小度量单位叫做“比特”,有时也叫“位”,意即二进制的一位。在媒体中传输的讯号是以比特的电子形式组成的数据。“比特”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开或关,真或伪,上或下,入或出,黑或白。出于实用的目的,我们把“比特”想成1或0。除了“比特”,我们还经常会遇到几个数字信息度量单位。字节,是一种比“比特”更抽象或是的度量单位,一般来说,一个字节有8位,即8个比特。还有三个缩写,“K”、“M”和“G”。1K=1024,在中文里我们通常叫它“千”;1M=1024×1K,在中文里我们通常叫它“兆”;1G=1024×1M,在中文里我们通常叫它“千兆”或者“吉”。
  

  数字通信就是指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信息,或者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电报信号就属于数字信号。现在zui常见的数字信号是幅度取值只有两种(用“0”和“1”代表)的波形,称为“二进制信号”。
  
  3、现代通信中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缺、优点:
  
  3.1模拟通信的缺点是:
  
  3.1.1保密性差。模拟通信,尤其是微波通信和有线明线通信,很容易被窃听。只要收到模拟信号,就容易得到通信内容。
  
  3.1.2抗*力弱。电信号沿线路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和通信系统内部的各种噪声干扰,噪声和信号混合后难以分开,从而使通信质量下降。线路越长,噪声的积累也就越多。
  
  3.2模拟通信的优点是:直观且容易实现。
  
  3.3数字化通信的缺点:
  
  3.3.1占用频带较宽。因为线路传输的是脉冲信号,传送一路数字化语音信息需占20.64kHz的带宽,而一个模拟话路只占用4kHz带宽,即一路PCM信号占了几个模拟话路。对某一话路而言,它的利用率降低了,或者详它对线路的要求提高了。
  
  3.3.2技术要求复杂,尤其是同步技术要求精度很高。接收方要能正确地理解发送方的意思,就必须正确地把每个码元区分开来,并且找到每个信息组的开始,这就需要收发双方严格实现同步,如果组成一个数字网的话,同步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困难。
  
  3.3.3进行模/数转换时会带来量化误差。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以及光纤等宽频带传输介质的普及,对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越来越多使用的是数字信号的方式,因此必须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在转换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量化误差。
  
  3.4数字通信的优点是:
  
  3.4.1抗干扰的能力特别强,它不但可以用于通信技术,而且还可以用于信息处理技术,目前时髦的高保真音响、高清晰度电视、VCD、DVD激光机都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3.4.2可构建综合数字通信网。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计算机都是数字的,它们处理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在通信上使用数字信号,就可以很方便地将计算机与通信结合起来,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用于通信事业。如现在的通信中采用了程控数字交换机,用计算机来代替接线员的工作,不仅接线迅速准确,而且占地小、效率高,省去不少人工和设备,使通信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3.4.3数字信号便于存储。现在流行的CD和MP3唱盘,VCD和DVD视盘及电脑光盘都是用数字信号来存储信息的。此外,数字通信还可以兼容、电报、数据和图像等多类信息的传递,能在同一条线路上传送、有线电视、计算机等多种信息。数字信号还便于加密和纠错,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可靠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