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智慧社区建设中安防技术应用瓶颈与疑难

2019年04月08日 13:16智慧城市网点击量:3183

  从安防的角度来看,社区主要可分为开放式社区与封闭式社区,其中开放式社区主要包括城中村 / 转制社区、商住混合社区等类型;封闭式社区主要包括物业小区、单位大院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社区面临的安全风险、需解决的防范问题大相径庭,需联动的干系方也各不相同。
 
  1.城中村/转制社区(开放式社区)安防难点分析
 
  以开放式社区中的城中村/转制社区为例,由于历史原因与经济原因,社区内通常出租屋、短租房较多,户籍人口较少,外来流动人口占大多数,人员流动性大、构成复杂,多发性侵财类案件高发,安全感普遍不高,亟需解决的是基本的安全问题,如摸清人员构成与底数,发现各类可疑人员出没与动向,及时感知异常事件的发生等等。
 
  城中村/转制社区的开放性与复杂性导致了其安全防范难度远超封闭式的物业小区。在技术上,由于人、车出入难以得到有效管理,智慧社区建设中常用的安防技术如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停车场管理、门禁管理等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需要更加智能的技术手段尽量在无感知的情况下全面获取社区各方面的信息;在管理上,社区联防队、村委会等安保与管理力量,一是没有执法权对各类人员进行强制性管理,二是也缺乏足够的技术与业务能力,从茫茫人海中甄别出可疑的人员。由此可见,此类社区安全防范的重点在于人,既需要智慧化、化的技术手段支撑,也需要在技术与业务上联动如公安机关等强力执法部门,方可实现对社区的智慧化与精细化安全防范。
 
  2.商住混合社区(开放式社区)的安防难点分析
 
  以开放式社区中的商住混合社区为例,这类社区以大型商住综合体居多,社区内往往包括公寓(含长租与酒店式短租)、户外/户内广场、商场、停车场、写字楼等多种用途的场所。除了出没人员复杂、人车流动性大等特点外,其商业属性也造成了人流密集、人群聚集度高。从安全防范的角度,既需要控点——厘清在公寓、短租房实际居住人员的身份、数量,及时发现风险,又需要控面——实时监测商场人流及人数,防患于未然,安全压力更甚于城中村类型的社区。由此可见,商住混合社区对于安防技术的需求,除了人车出入管理外,还有基于其特点的风险识别与异常预警需求,这恰恰都是传统的以人车出入口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
 
  3.物业小区(封闭式社区)安防难点分析
 
  而封闭式社区中的物业小区类型,由于环境封闭,常规的智慧社区技术手段应用效果良好,日常还有完善的物业与安保人员作为技防手段的补充管理,其安全防范的重点不在于防范外来人员,而更多聚焦在使现有安防手段进一步协同化、融合化与智慧化等提升用户体验、减少安全漏洞的问题上。例如,当居民家中烟感报警被触发,监控中心是否能通过可视对讲、电话、短信等多渠道快速联络业主或住客,获悉现场情况,确认是否误报;当确认不是误报后,如何能更准确的通知近的物管或联防人员赶赴现场,如何能快速联动相应的公安、消防等部门;日常运行中如何能测算住户状态,根据不同的状态实行不同的安保策略(如过年期间,若测算出小区业主大多离开本地,房间空置居多,则需要实行更严格的安保措施)。在技术与业务上,这也远远超过了传统以物业公司为主导的、以出入管理为主的智慧社区建设的范围。(作者:徐建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