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电缆的概念及分类

2017年10月16日 09:13天津市电缆总厂橡塑电缆厂 点击量:1419

  (一)电线电缆概念及分类
 
  电线电缆按电工名词术语定义为“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 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它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所不可 缺少的器材,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 电线电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zui大的配套行业之一,是机械行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电线电缆产品广 泛应用于能源、交通、通信、汽车以及石油化工等产业,其发展受、国内宏观经 济状况、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走向以及各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 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绝缘电线称为布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
 
  二)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1、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概况
 
  (1)电线电缆行业整体呈增长态势
 
  近年来金属绝缘线缆需求量呈现增长态势。2008 年金属绝缘线缆需求量达1,470 万吨,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同比下降7.7%,2010 年市场需求量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2015 年金属绝缘电线电缆达到1,714 万吨,同比增长1.8%。
 
  (2)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大型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增速下降、竞争加剧、设备利用率下降,电线电缆市场逐渐向专业化发展,中低端市场则逐渐趋向同质化竞争。市场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促使大型电线电缆企业重新审视并调整其自身发展战略,通过有选择地进入领域和主动退出同质化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整合范围内资源,加速市场开拓和区域布局。随着行业内重组兼并加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部分优势企业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研发能力和产品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3)产品的安全环保要求持续升级,各国认证等级不断提高为加强对包括电线电缆在内的重要产品的监管,主要地区、国家和机构均发布了相关的资质认证,例如美国UL 认证、欧盟CE 认证、英国BASEC 认证等。随着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欧盟、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对电线电缆产品安全、环保性能要求的升级,各项认证等级也随之提高。以欧盟为例,继WEEE、RoHS、EuP 指令之后,欧盟于2013 年7 月1 日起开始强制执行的建筑产品法规——CPR 法规,根据规定,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的建筑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均须拥有CE 标志。
 
  2、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概况
 
  (1)电线电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电线电缆作为国民经济中zui大的配套行业之一,是各产业的基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民用、通信、船舶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按产值规模计算,电线电缆行业在我国机械工业的细分行业中,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位居第二;是电工电器行业20 多个细分行业中规模zui大的子行业,占据约四分之一的产值规模。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14 年,电线电缆行业产值达到12,531.90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5%。
 
  注:(1)因未公布2012-2014 年电线电缆行业工业总产值,故用销售产值计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行业拓展新增长点
 
  作为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伴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拉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08-2014 年,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由6,358.59 亿元增至12,418.0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0%;
 
  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总体稳步扩大的同时,行业内企业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特征。随着生产成本上升、铜价大幅波动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部分生产低端产品的中小型电线电缆企业原本有限的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面临生存困境,纷纷退出市场;行业企业凭借品牌、技术、资金、管理优势持续推动新产品研发,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增长点,重点发展环保电缆、城市轨道交通电缆、新能源电缆、阻燃耐火电缆等特种电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