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电性能防护鞋的常识!

2010年03月01日 15:31深圳市海威达航科技有限公司点击量:1199

 

电性能防护鞋是个体防护装备中用于保护足部的防护鞋,包括防静电鞋、导电鞋和电绝缘鞋,可预防静电伤害和触电伤害。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的伤害有:引起心理障碍,产生恐惧情绪,从而引发事故,也可因静电电击造成皮肤烧伤和皮炎。而静电的主要危害是,工业上发生易燃易爆事故,从而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并造成生产设施的重大损失。

触电伤害是常见的工伤事故,可分为接触电伤害和非接触电伤害。前者主要是电流伤害,它可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如心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轻者有针刺感、打击感,出现颤抖、痉挛、血压升高、心率不齐直至昏迷;重者可发生心室颤动、心跳停止、呼吸停止以至死亡。后者主要是电弧伤害,表现为电烙印、电烧伤、皮肤碳化,严重者可深及肌肉、骨骼和内部器官。

研究人的触电生理表明,人的感知电流,成年男性平均为1.1mA,成年女性平均为0.7mA;摆脱电流,成年男性平均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为10.5mA。当触电电流大于摆脱电流时,触电者不能主动摆脱电源,如无外力帮助,就会延长触电时间,发生死亡危险。手、足是电流通过人体zui易发生伤害的部位。

电性能防护鞋的分类

防静电鞋和导电鞋可按材质分为皮鞋和布面胶底鞋,皮鞋按制作工艺可分为胶粘类、注射类和模压类。电绝缘鞋可按材质分为皮鞋、布面胶鞋、胶面胶鞋和塑料鞋。皮鞋按制作工艺可分为胶粘类、模压类、注射类和线缝类。防静电鞋是既能消除人体静电积聚,又能防止250V以下电源电击的防护鞋。导电鞋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在短时间内消除人体静电积聚,只能用于没有电击危险场所的防护鞋。电绝缘鞋是能使人的脚与带电物体绝缘,预防触电伤害的防护鞋。

电性能防护鞋的技术要求

防静电鞋和导电鞋按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规定,电阻值范围分别为100k~1000M和不大于100k。其中,皮鞋应符合GB1002-1005规定;布面胶底鞋应符合HG/T2495规定。防静电鞋和导电鞋的主要技术性能除电气性能外,还有外底磨耗量、围条与鞋帮粘附强度、外底耐折、外底耐磨、成鞋剥离强度等标准。

电绝缘鞋应符合GB12011-2000《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绝缘皮鞋和电绝缘布面鞋的电性能为:当泄露电流为0.3mA/kV时,应满足表1的要求。

电绝缘胶靴和电绝缘聚合材料靴的电性能为:当泄露电流为0.4mA/kV时,应满足表2的要求。

电绝缘鞋的主要技术性能除电气性能外,还有鞋帮与围条粘附强度、鞋帮拉伸特性、鞋帮与织物粘附强度、外底耐折、外底耐磨、成鞋剥离强度、渗水性等。

电性能防护鞋的选择

电性能防护鞋的配备应按照国家标准GB11651-1989《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和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3月6日发布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或地方、行业的有关规定执行,还可根据防护伤害的类别和工作环境进行选用,如工作环境中危险因素主要是静电伤害,且工作地面为导电地面的,可考虑选用导电鞋;而可能同时有低压(250V以下)电击危害的工作场所,且工作地面为防静电地面的,可考虑选用防静电鞋。防静电鞋和导电鞋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和电子等行业。如果工作环境中主要危险因素是触电伤害,带电作业时就应选用电绝缘鞋。

另外,使用者可以根据工作环境,选用不同材质的电性能防护鞋。如大多数电子行业和医药行业,环境较整洁,工作强度相对较低(走动较少),可选用布面胶底防静电鞋或导电鞋,轻便舒适、透气性较好。而石油化工行业,包括加油(气)站,工作环境较复杂,工作强度相对较高(走动较多),可选用防静电皮鞋或导电皮鞋,比较耐脏耐穿。同样,在工频电压1kV以下的带电作业场所,且环境较干燥,可选用耐电压15kV以下的电绝缘皮鞋或电绝缘布面胶鞋。在工频电压1kV以上的作业场所,或环境较潮湿,可选用耐电压15kV以上的电绝缘胶靴或电绝缘塑料靴。在使用时,还必须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和DL409)的规定。
皮鞋类电性能防护鞋还可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选用不同制作工艺和外观质量的产品。目前,比较多见的是胶粘和注射类皮鞋,线缝类皮鞋多为车胎底和反毛绝缘皮鞋,模压皮鞋现在很少使用。外观质量一般比较容易判断,如帮面是否有伤残、色泽不一、并线重针、跳针、断线、针码不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