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标准品【CAS号:13657-68-6|莪术二酮】功效与作用由上海远慕生物提供,莪术二酮又称姜黄二酮、莪二酮,是从莪术提取物莪术油中分离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临床对gong颈癌疗效较好;对外阴癌、皮肤癌、唇癌亦有效;一般供瘤内注射,有刺激性痛。
1、用从温郁金挥发油中得到的结晶Ⅰ(莪术醇)、结晶Ⅱ(莪术二酮),试验发现两药在75mg/kg皮下注射时对小鼠肉瘤S37、子gong颈癌U14、艾氏腹水癌EAC均有较高的抑制率,但对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较弱;肿瘤明显缩小者可见瘤组织周围纤维细胞明显增多,内有一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包围肿瘤细胞等免疫反应出现;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治疗组的肿瘤细胞核有较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核质比例减少,核外形趋向于正常,染色质、核仁和染色质间颗粒数量减少,可以认为莪术醇对小鼠肉瘤的细胞核代谢有抑制作用。
2、体外试验结果,莪术醇及莪术二酮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明显破坏作用,能使其变性坏死。体外抑制试验还证明,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液对瘤细胞也均有明显的直接破坏作用,且具有作用强、快的特点;药液中瘤细胞数越多,其杀灭90%瘤细胞所需的药液浓度就越大。
3、对小鼠肉瘤 37、小鼠gong颈癌 U14及小鼠艾氏腹水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癌细胞变性坏死;经本品处理的艾氏腹水癌, 可成功地使小鼠获得主动性免疫。临床结果表明对gong颈癌有较好的疗效。
性状:无色棱柱状结晶
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HPLC≥98%
提取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莪术 Curcuma zedoaria (Berg.)Rosc.根茎
溶点:61-62°
药理作用:对小鼠肉瘤 37、小鼠gong颈癌 U14及小鼠艾氏腹水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癌细胞变性坏死
药理性质:二酮亦称姜黄二酮;是从中药莪术中分离的具有抗癌作用的倍半萜类成分,约占总挥发油的15%
用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32:68),检测波长为220m
注意事项:本品应在低温下保存,长时间在暴露在空气中,含量会有所降低
【参数说明】
中文名:莪术二酮
中文别名:姜黄二酮;莪二酮
英文名:Curdione
CAS号:13657-68-6
分子式:C15H24O2
分子量:236.34
规格:20mg、50mg、100mg、500mg、1g
含量:>98%
用途:用于含量测定
保存温度: 2-8°C
【相关推荐】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慧城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