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智慧城市 > 正文

智能科技让文物迎来“守护者”

2020-04-08 09:09:30 智能制造网 点击量:41007
  【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文物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宝藏和财富。保护与传播文物,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民族的传承。但一直以来,文物的守护却并不容易!不管是哪个国家,历*都曾出现过文物毁坏或遭窃等现象。例如去年,闻名的巴黎圣母院就曾因火灾而遭受重创。
 
  不过好消息是,现代智能科技的发展给了文化保护以福音。在日前我国文物局举行的通报会上,便很好的展示了智能科技对文物保护的重大作用。其中,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设备在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中发挥出的巨大价值,更是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据了解,截至去年我国共安排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防和防雷等活动近500项,在此过程中,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技术装备在文物安全巡查领域应用明显增强。同时在打击文物*方面,利用无人机追拍车牌号信息等方式,也成功追缴回了文物90余件。
 
  除此之外,据北京文物局介绍,从去年开始我国也在尝试无人机监测,用技术手段开展长城沿线点段的测量测绘和修复工作。由此可见,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在文物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确实拥有显著作用。当智能科技遇上传统文物,也确能碰撞出激烈火花。
 
  那么除了机器人、无人机之外,在现实文物保护和传播过程中,还有哪些智能技术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呢?它们又分别展现出了哪些具体价值呢?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人工智能和3D打印:让文物起死回生
 
  如果说机器人和无人机是通过替代人工巡检,来让文物更加安全,那么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让文物的管理和展示变得更加良好、简单与有序。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和3D打印能让传统文物“起死回生”。
 
  这个“起死回生”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在产品修复上,人工智能技术和3D打印技术能够有效的辅助人们修复一些损坏严重或不易修复的文物,能够让它们重新以完整姿态获得“新生”。另一方面在产品展示上,人工智能技术也能让一些不易展示的文物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数字博物馆。
 
  大数据和测控系统:让文物保管有序
 
  文物的保护除了需要利用机器人、无人机等防患各种事故和违法行为之外,如何给予文物“舒适、健康”的存放环境,以及让存取、调用更加安全合理也是一大重点。
 
  基于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每一件文物都拥有一个“*”。管理人员将每个文物对应的信息和照片匹配起来建立数据库,就能对文物的移动和管理做到了如指掌、安全有序。
 
  此外,测控系统的应用也能让文物保护的环境调节更加精确和简单。利用精密空调和高精度无线传感检测器等设备,对博物馆和展柜内温湿度进行测控,便能使得文物保存得更长久。
 
  VR技术和虚拟展厅:让文物传播有方
 
  对于文物来说,光保存起来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能向外界展示、在公众间传播。只有展示了出来,文物才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和更鲜活的生命。因此,当面对一些不易展示的文物时,便需要VR技术和虚拟展厅发挥出巨大价值。
 
  比如年代久远的宋画、丝绸等优级文物,它们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损伤,部分展览因为场地限制也不能办实体展,这时虚拟展厅便提供了线上展示和传播的一种可能。方法很简单,只需搭配一台电视或者一台电脑就能轻松做到“展览的*落幕”。
 
  同时,VR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将敦煌、长城、故宫等文物景点做成导览,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鲜活的游览这些景点。以及对于《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古画来说,VR技术也能提供另外一种欣赏方式,将人们置身于名画当中,提升传播效果和趣味性。
 
  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科技在文物保护和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不仅对文物修复、存储等有作用,同时对文物传播和保护也意义非凡。毫不夸张的说,当前智能科技已经成为文物不可缺少的“守护者”。在未来,我国还需大力发展智能科技,加速并深化科技与文物的融合,让文物与智能科技在相辅相成的发展中共同进步和成熟。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