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煤矿安全设备行业特有经营模式及前景

2019-09-17 09:03:08 普华有策 点击量:34464
  【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我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的70%,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将进入能源消费加速发展期。
 
  一、行业背景
 
  (1)煤炭行业集中程度不断提高
 
  1998年,我国煤炭企业呈现集中度低,小而分散的特点,造成了产量的连年失控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后,一大批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退出了市场。经过一系列行业整治,成效显著,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初步提高。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 8 亿吨/年左右,通过减量置换和优化布局增加先进产能 5 亿吨/年左右,到 2020 年,煤炭产量39 亿吨。煤炭生产结构优化,煤矿数量控制在 6000 处左右,120 万吨/年及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 80%以上,30 万吨/年及以下小型煤矿产量占 10%以下。煤炭生产开发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 95%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数量 3000家以内,5000 万吨级以上大型企业产量占 60%以上。
 
  通过多年的产业整合和重组,我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得到显著提高,未来几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助力下,煤炭产业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2)煤矿安全投入和监管任重道远
 
  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条件复杂,煤矿地质灾害频发,为世界上煤矿事故发生率高的国家。尽管我国煤矿的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和百万吨死亡率已大幅下降,尤其是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5.71下降至2015年0.162,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例如,印度、南非、波兰等国在2006年百万吨死亡率就达到0.5左右;美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在2006年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4左右;虽然到2018年末,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093,同比下降12.3%,降至0.1以下。但是,与美国、澳大利亚等新建国家相比,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仍很严峻,加强煤矿安全投入和监管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推进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提高煤矿安全的必然选择
 
  我国煤矿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高,主要原因为煤矿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程度较低,井下作业人员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5800处左右,其中还有众多井下从业人员。因此,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数量,实现瓦斯、水、火、围岩等灾害的及时监测和预警,实现供电、排水、通风、压风、运输等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和地面远程控制,是安全现代化矿井的必然选择。
 
  二、行业发展历程
 
  煤矿安全监控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而煤矿安全监控在我国应用较晚,基本上呈现“国外引进—吸收创新—自主研发”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原煤炭部通过对国外先进煤矿监控技术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和引进工作,大大促进了国内监控技术的发展。随后,我国先后从波兰、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引进了一批安全监控系统,装备了部分煤矿。与此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进行自主研发。如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与技术也不断的发展成熟起来。此外,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我国所有矿井必须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这一政策使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生产厂家得以壮大和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煤矿安全监控技术的持续进步、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的不断提高。
 
  三、行业发展趋势
 
  从行业技术发展前景看,煤矿安全监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以及智能矿山建设,实现安全系统的一体化。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煤炭企业近年来加快了煤矿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从基础的电力保障到井下调度、监控都在逐步的建设过程中,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尚处于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人工费用成为煤炭企业主要的营业支出。尤其受近年煤炭行业景气度回落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放在了减员增效上。实现无人值守、无人生产远程指挥对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煤炭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在信息化煤矿、智能化矿山建设领域的投入。
 
  四、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总局发布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使用的涉及到安全生产的产品及系统,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取得安全标志的矿用产品不得使用。按照《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办程序》要求,申请安全标志的产品需要满足“有完整的技术文件,产品名称、型号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新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满足安全生产相关要求”等条件。同时,申请产品生产安全标志的企业需满足国家矿用产品标志管理的相关要求,并明确不满足安全性能的产品不得销往煤矿。因此,对于新进入者而言,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的相关制度无疑构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
 
  (2)技术壁垒
 
  鉴于我国煤矿地址条件复杂,随着煤矿采深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顶板管理、矿压等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煤矿安全监测、通讯等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同时,煤矿安全的信息化技术融合了现代地质、电子、通讯等多学科的应用技术,还包括防隔爆设计技术、本安型电路设计等专业技术,因此对煤矿信息化设备制造业企业的综合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研发体系较为成熟且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基本不存在为其他行业使用的可能,行业外的企业要掌握相关技术体系有较大的困难。同时,本行业的研发、设计需要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积累,专用仪器设备和特殊生产工艺也是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根据实践情况不断积淀、总结而来,因而这也成为行业新进入者的主要壁垒之一。
 
  (3)市场壁垒
 
  随着国家政策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断加强,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也提升到了的高度。因此在安全设备采购上,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大量安全设备技术标准,以及矿用安全设备现场安装、使用、维护等技术标准,客户对产品质量、技术服务水平、售后服务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内企业品牌度的建立需要通过下游客户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长期考察来确立,因此品牌度的上升需要广泛的客户资源和长期的时间积累。行业新入企业和不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五、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如下:
 
  (1)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强制性认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关于发布<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办程序>等9个安全标志管理文件的通知》(安标字〔2010〕15号),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不得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售、采购和使用需取得安全标志但未取得安全标志的矿用产品。因此,对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矿用产品,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的生产厂商除了取得生产许可证外,还必须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后方能组织产品生产。
 
  (2)终端客户和经销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由于我国煤矿具有分布相对广泛、国有大中型煤矿与私营小煤矿并存的特点,煤矿安全监控行业在销售方面具有终端客户和经销商相结合的特点。企业根据自身销售网络的情况选择对终端客户进行直接销售或通过经销商实现销售。目前,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以直销终端客户为主、经销商为辅的销售模式。
 
  (3)软件嵌入硬件销售,具备需现场调试安装及持续服务的特征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均是由多种电子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其中软件是整个系统核心。产品发货后,一般需要提供现场安装调试服务。销售完成之后还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售后服务。
 
  六、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本行业所用到的主要原材料为电子元器件(如芯片、PCB板、电阻电容等)、壳体结构件、电线电缆等,上游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产品技术含量低,行业的厂商多,竞争充分,产品供应充足。由于行业内公司毛利率水平较高,上游行业产品价格的变动对行业内公司利润率和利润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上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较小。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目前,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煤炭行业,产品大部分用于煤矿安全生产,因此与煤炭行业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而煤炭行业又受到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如下:
 
  ①我国煤炭行业产量居世界*,且占据了我国能源结构的70%。受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影响,煤炭产量也随之稳定增长,形成了对本行业监测产品的需求增长。
 
  ②我国煤矿地质、开采条件复杂,绝大多数为深井开采且不断加深,加大了对本行业产品的需求。
 
  ③近年来,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产业调控,优化煤炭布局,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大产业集中度,而大中型煤矿的安全意识较好,安全投入较大,因此,煤炭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本行业的发展。
 
  ④如果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引起煤炭行业发展放缓,煤矿企业收益下降,则安全费用提取可能降低,对安全设备的投入也会减少,将会影响本行业产品的需求。
 
  此外,非煤矿企业、化工安监以及市政安全领域均为该行业的潜在下游企业,因此,本行业下游需求空间较大,具备持续增长的动力。
 
  七、市场结构及前景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煤矿安全装备制造领域,逐渐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目前行业内主要的生产厂商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源科技、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七环电气有限公司等,这些厂商在研发能力、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强实力。在电网监控保护系统领域以及信息矿灯领域,山源科技实力较强,属于。下游煤矿客户,特别是大中型国有煤矿,倾向于选择行业内声誉较好,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供应商。
 
  另外,行业发展逐步规范。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工作的要求,以及规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产品的强制性行业技术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割据、现场安装标准不规范等问题,目前已经开始呈现出企业快速增长的竞争格局。
 
  政策上,按照煤炭工业科技发展“十三五”指导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煤炭行业将深入推动重大工程示范和装备研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在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低碳集约化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科技创新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目标指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15%以上。道2020 年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14。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明显进展,煤矿职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 85%,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65%。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一批先进的智慧煤矿。煤炭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全员劳动工效达到 1300 吨/人·年以上。
 
  国家煤矿安监局制定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重点研发应用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 5 类、38 种煤矿机器人,并对每种机器人的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该目录发布的目的,是引导煤炭企业、科研机构、机器人制造企业和全社会参与研发应用,把握煤矿安全需求重点,鼓励创新创业,力争尽快在煤矿机器人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