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科技养老新风口 安防掌握万亿计市场钥匙

2017-02-25 11:45:52 中国新闻网 点击量:37919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养老产业支持力度加大,利好政策不断。日前,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拟打造100个示范基地100家企业。业内人士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元,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等新形式的“科技养老”服务模式将迎新风口。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品,使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成为可能,助推着养老模式的升级。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介绍,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在产业环境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将制定50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标准。
 
  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要求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为相关产业界指明了方向。具体包括,发展适用于智能健康养老终端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大容量、微型化供能技术,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和轻量操作系统。加强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突破适用于健康管理终端的健康生理检测、监测技术。支持大容量、多接口、多交互的健康管理平台集成设计。推进健康状态实时分析、健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
 
  推动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实际上,很多技术或产品已投入老年人市场,不少子女都为老人配备了如手环等“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智慧养老”设备,这些设备一般都有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儿女可通过管理软件进行轨迹查询、围栏告警等随时掌握老人的状况。
 
  智慧养老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剂良方,但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系列发展瓶颈亟待打破。“缺乏顶层设计,且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严重束缚了养老企业的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理事长朱勇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一家企业投入了近千万元对某医院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可由于标准不对接,该系统无法在不同项目间有效应用。
 
  此外,数据汇聚集中还有待加强。有业内专家指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平台业务内容丰富,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往往面临数据导入平台不畅的问题,且不同部门导入的数据存在量大、异构、冗余、相斥等问题。
 
  针对该现状,《行动计划》指出,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制定智慧健康养老设备产品标准,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此外,加快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健康信息、养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积极推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创新智慧养老商业模式
 
  所谓“智慧养老”,按照《行动计划》的解释,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在发展智慧养老的过程中,老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不少机构通过智能化设备满足老人的健康需求,却忽略了他们日常起居方面的需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磊说。
 
  万磊认为,目前的智慧养老都在客户端发力,往往忽略了需求对接。养老服务需要通过细化分析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需要搭建信息开放平台、开发适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还需要对传统业态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产品。
 
  据了解,随着年龄的提高,老人对上门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目前健康管理平台仍以线上咨询为主,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产品的认同度也还停留在较低阶段,还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因此,以“平台+医生+患者+检测硬件”为切入点的互动模式将更具价值。
 
  长期研究老年病的主治医生赵丽宏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需求对接之外,国内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智慧养老“概念多于现实”。养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终要靠市场收入,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资源分配等,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商业模式,以真正启动这个市场。
 
  《行动计划》为此提出,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探索民办公助、企业自建自营、公建民营等多种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进基本、保障性服务由政府保底购买,、个性化需求由市场调配的运作机制,推动用户、终端企业、系统集成平台、健康养老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实现共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成熟商业模式。
 
  相关链接
 
  金融资本抢滩养老市场
 
  尽管智慧养老还有很多问题待解,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行动计划》的出台,夕阳红产业所蕴藏的巨大潜力日渐明晰。按照国泰君安的分析,中国养老产业2020年将迎来5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更有专家预测,养老行业到2053年产值将超过106万亿元。
 
  嗅觉灵敏的各路资本早就开始抢滩养老市场,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介入,以股权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也开始布局。
 
  2015年11月,康壹控股成立的首支智慧养老基金,在京东金融股权平台上线2小时迅速获得超募,超募370%,认筹额超过1000万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具有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智能养老企业,完善养老生态链的布局。
 
  但是,业内人士却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若以财富管理的角色介入养老产业,为中老年人提供金融、理财服务,相对容易,若以股权等其他角色介入进行企业筛选与投资,参与资本运作,却有可能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同时,尽管一直饱有争议,但许多金融机构纷纷扎堆进入养老地产,在养老产业还未成熟之时,开发商还在依靠销售、销售+回购、租售并举、会员制出租等传统形式运行养老地产,更多的目的还在于快速地回笼资金,获得盈利,而缺少对养老地产行业的深度思维。
 
  尽管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智慧养老产业的培育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智慧养老理念和技术的介入,无疑将使未来的养老模式变得多样化、人性化、化,有效破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难题。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