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梵宫失火:文物建筑消防当重视

2016-11-10 10:22:29 中国安防展览网 点击量:45930
  【中国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11月8日晚上22:30灵山梵宫廊厅发生火灾,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及时扑灭火灾,无人员伤亡,目前失火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火灾情况为梵宫廊厅局部过火,过火面积约600平方米,梵宫内其余部分完好,火灾造成的损失正在进一步评估之中。


梵宫失火:文物建筑消防当重视
  
  文物建筑火灾多发

  
  据了解,灵山梵宫是无锡灵山胜境中的景点之一,坐落于无锡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整个建筑依山而建,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南区和北区两部分,其外部的5座塔顶按敦煌壁画中的“华塔”为原型设计装饰,内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耸的穹顶、超大面积的厅堂,各空间独立且相互贯通,由门厅、廊厅、塔厅、圣坛、三传会议厅、千人宴会厅等组成。公开资料显示,灵山梵宫造价约18亿。梵宫集文化、艺术、旅游、会议等功能于一身,宫内储藏着丰富文物,值得庆幸的是本次火灾未造成文物损失,但也因其不少人对,文物建筑消防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文物火灾事故呈现上升趋势,火灾事故主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或者电气设备故障、人为纵火或者不明外来火源、使用明火等,其中电气故障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人为纵火案件也有所增加,是文物火灾防控的重点。
  
  据悉,2015年国家文物局共接报文物火灾事故23起,比2014年增加5起。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6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6起,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8起,火灾涉及古城镇、古村寨及文物建筑等。甘肃省兴隆山古建筑群祖师殿、重庆市黄山抗战遗址之草亭、云南省大理拱辰楼和安徽祁门一本堂等发生的火灾事故,损失较为严重。
  
  国家文物局指出,从该局组织的文物安全抽查和各地上报的文物安全案件情况看,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管理松懈,制度不落实、人员不在岗、巡查不及时等问题,用火用电不规范、易燃可燃物品随意堆放等各类火灾隐患突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有效维护,安全应急预案形同虚设,预案演练流于形式。甚至还有个别单位一边是已发生古墓葬被盗掘案件,另一边却是已通过竣工验收的安防系统不及时接收和使用,长期处于停滞关机状态。
  
  消防安全引关注
  
  文物建筑消防堪忧,已引起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的出台,更加明确了文物建筑消防的地位。各地文物建筑单位积极配合,甘肃省2016年发布“防火军令状”,要求省内各市州文物(文化)局、兰州新区教科文局、省直各文博单位启动“防火模式”,结合冬春防火工作特点认真排查、切实整改,全面消除火灾隐患,呵护省内各级各类珍贵文物。
  
  随着冬季即将到来并集中迎来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各类火灾诱因和风险增加,防控难度加大,火灾易发多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年底文物安全大检查,按照《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规程(试行)》、《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等要求,会同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对古城、古镇、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等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扎扎实实开展一次火灾隐患排查行动。
  
  据了解,火灾源头管控将成为此次防火工作的核心内容,各类生产生活用火、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存储、电气线路安装敷设、用电设备使用、吸烟、燃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火灾诱因均被列为了排查重点。通知还特别提出,要结合电改、水改、灶改等大力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位于寒冷地区的文物单位,要对消火栓及供水管网采取防冻措施,并提前进行测试,确保冬季正常使用。
  
  同时,这份“军令状”还对于因消防安全检查不力、监管不严、隐患不除、失职*造成火灾事故的提出了严格要求,将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涉嫌触犯法律和纪律的要依法依纪追责。
  
  科学应对文物建筑防火
  
  随着人们对文物单位消防的重视,文物消防有所提高,而现代化安防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有效保障文物建筑消防。做好文物建筑消防,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度评估技术
  
  虽然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发生火灾的条件及几率不同,现代建筑是以大范围、高密度并不断发展为特点,古代建筑则是以重点突出、高度分散而存在,但都可以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用性能化分析的方法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安全度进行分析和模拟演示,找出隐患所在,确定采取的有效措施,并作为设计规划的基础,为防火安全改造工程提供量化的依据。
  
  (2)古建筑引用现代防火分区的划分概念
  
  现代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安全体系重要的基础,也是防止火灾蔓延以及人员疏散的安全保证,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枢纽。因此,对古建筑也可以根据容易起火的部位为依据,按照实际的距离大小来划分空间,形成“物理分隔”的纵深防御,再以此空间的间隔,规划设置各项防火措施及设备,达到防火安全目的。
  
  (3)移动式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的配置
  
  利用古建筑防火分区的概念,对于警戒区内灭火设备的配置,即可采用“移动式规划概念”来规划设置,用轻便移动式的灭火设备,依事先规划的关键路径,进行机动支援。另外,再结合警戒区、缓冲区的设立,固定式的灭火设备以及古建筑既有的防火保护设备,形成整体的配置效益,达成由外至内的的防御。
  
  (4)加大对多发致灾因素的防范力度
  
  从古建筑易引发的火灾原因分析,以雷击和人为纵火频率高,因此,必须加大对于这方面的重点防范。以北京的紫禁城为例,自建成以来发生的较大火灾中,主要起火原因是雷击。近几年我国也发生多起因雷击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如2004年发生的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火灾等。由于放火原因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也不乏其例,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因*分子放火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9尊,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
  
  因此,对古建筑必须设置有效的避雷设施。古建筑内的可燃饰物等易燃材料要采取必要的阻燃措施。重点古建筑要落实责任制,加强值班巡逻。
  
  (5)根据古建筑的实际,分阶段实施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其防火保护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及复杂性的工作,必须从各项专业技术的整合来分阶段的实施防火措施,以达到其整体的防火效能。因此,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能做到的,哪些是技术上做不到而可从行政管理上做到的,都应予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存在火灾隐患的客观性和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依资源条件,按优先顺序积极予以办理。例如山西省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结合山西的实际,对不同的古建筑分别采取不同的防火保护措施,并通过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6)妥善运用古建筑既有的防火资源
  
  古建筑在防火安全上也有程度不同的考虑及设置,无论在防火墙、灭火设施、雷击防范上或其原设计的安全设置上均有特殊的考虑。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其设计精髓与内涵,结合现代先进的防火观念充分加以运用。
  
  (7)应用高科技、新材料,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度
  
  成熟的高科技技术与产品,可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上,解决的疑难隐患,特别是以数值量化的模式,更准确的设计规划,提升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可靠度。因此,先进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性能化设计与分析,可积极应用于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工作。
  
  结语:古建筑物是*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的责任。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现代科学防火对策来积极面对当前古建筑物防火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基本要求,确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遗产和瑰宝,使之代代相传,流芳人世。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