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媒体导读 > 正文

第三个信息经济年度报告发布 向“物联网+”转型

2017-01-20 09:12:53 中国经济网 点击量:42814
  【中国安防展览网 媒体导读】当前,正处于“数字转型”浪潮,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推动产业界和全社会的数字转型,是2015至2030年信息化发展的主线。数字转型所依赖的主要技术基础是“互联网”、“物联网”和“全联网”;推动三网的发展,是当前信息与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互联网+”、“物联网+”和“全联网+”的发展,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变革。
 
  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17年峰会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如此表示。在此次峰会上还同时发布了《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2016》、《面向2030的智能驾驶》、《“互联网+”:政府绩效评估与再出发》三份报告。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2016》聚焦于“物联网+”时代产业转型的路径、模式与趋势,重点剖析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机制和路径,研究中国产业信息经济的发展水平、特点、规律和趋势,并围绕物联网+时代到来引发的新变革,探索了工业物联网、分享经济、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的内涵、特征、机制和趋势。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新动能、新机遇、新图景、新路径、新范式、新价值、新模式和新生态。具体如下:
 
  1.新动能:信息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跨界、融合、创新、转型是信息时代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信息经济正处于重塑发展理念、调整战略布局、重构竞争规则的新阶段。从速度看,2008-2015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国家信息经济增速是GDP增速的1.57-4.05倍,信息经济占GDP的比重增加了12.3-21.2个百分点。从结果看,2015年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占GDP比重在50%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结构看,基础型信息经济平稳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难以挑起大梁,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催生的新动能,即融合型信息经济,成为驱动各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信息经济呈现以下几个态势:
 
  态势一:主要国家信息经济快速增长,显著高于GDP增速,信息经济GDP占比持续提升,成为带动主要国家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态势二:各主要国家融合型信息经济在信息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凸显,2015年,除以色列外,美、德、英、日、韩、法、瑞典融合型信息经济占整体信息经济比重均超过80%,对信息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态势三: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通信服务业进入平稳增长期,基础型信息经济增长趋缓,2015年美、日、英基础型信息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8.48%、5.53%和6.30%,显著低于历史峰值水平。
 
  态势四:世界经济衰退“倒逼”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成熟并投入产业化应用,电子商务、智能硬件等新生型信息经济正在范围加速发展。
 
  态势五: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福利型信息经济新形态快速涌现,交通分享、生产能力分享、知识技能分享等迅速发展。
 
  态势六:主要国家及组织围绕信息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完善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
 
  态势七:面向信息经济的治理体系深度调整,互联网公共政策地位凸显,网络空间治理与社会治理交融,成就现代国家治理新模式。
 
  2.新机遇:中国信息经济快速增长、规模庞大、潜力巨大
 
  2015年中国信息经济总量达到18.63万亿,进一步巩固了第二大信息经济大国的地位。从速度看,2002年以来,中国信息经济一直以高于GDP的增速快速成长,对GDP增长贡献率平均达31.4%,占GDP比重从11%提升到27.5%,但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5个百分点左右;从结构看,中国逐步形成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催生的新动能(融合型信息经济)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从行业来看,服务业信息经济比重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具有成为信息密集型产业的天然优势。
 
  2015年中国信息经济总量达到18.63万亿,占GDP的比重达到27.5%,进一步巩固了第二大信息经济大国的地位,根据中美英日四国信息经济规模、增速、结构等的分析测算,我们观察到中国信息经济呈现出规模大、增长快、潜力大的特征。中国信息经济整体呈现以下几个态势:
 
  态势一:中国信息经济总体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增速是美国、日本、英国的3.3倍以上,但信息经济占GDP比重分别比美国、日本、英国低29.4%、20.0%、20.8%,信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态势二:自2002年起,中国信息经济占GDP的比重从10.0%增长至2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1.4%,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态势三:2015年中国基础型信息经济增速达到13.5%、创近5年新高,软件业与互联网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5.7%、30.5%,成为拉动基础型信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电信业、互联网等基础型信息经济内部结构趋于稳定。
 
  态势四:2015年中国融合型信息经济增速出现历史性拐点,在持续了12年20%以上高速增长态势之后,回落至15.9%,但对信息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7%。融合型信息经济跨越综合集成的价值拐点之后,投资收益率呈指数级增长态势。
 
  态势五:2016年中国制造业研发、生产等环节数字化水平延续稳步提升态势,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1.8%、智能制造就绪率上升至5.1%,服务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工业云服务、大企业双创、企业互联网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中国各省信息经济的发展由于战略导向、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梯级分布特征,信息经济发展地区集聚效应显著。中国省域信息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态势一:2015年,各省信息经济规模稳步增长,但区域间差距有扩大趋势,总体呈现自东向西逐级递减的梯级分布特征。
 
  态势二:2015年,各省信息经济总体维持高速增长,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增速较快,中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其中贵州、新疆增速*列,其余省份增速放缓。
 
  态势三:相比于2008年,2015年各省信息经济占GDP比重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东部发达省份占比提升快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中西部省份内部差距加大,贵州、新疆、宁夏占比提升较大,云南、内蒙古、甘肃提升缓慢。
 
  态势四:各省基础型信息经济平稳增长,但省际间差距较大,广东、江苏等东部省份基础型信息经济持续,中西部地区仍有很多省份基础型信息经济接近空白。
 
  态势五:2015年,各省融合型信息经济突飞猛进,但发展并不平衡,区域分布东高西低态势明显。2008年至2015年,山东、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份融合型信息经济增长幅度大。
 
  态势六:电子商务是新生型信息经济的典型代表,与2014年相比,2015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整体排名较为稳定,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均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
 
  态势七:创新要素驱动型省份,北京、上海、浙江等凭借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经济增长水平与发展质量均处于*列。投入要素驱动型省份,贵州、甘肃、青海等凭借丰富的资源、资金等,推动信息经济加快增长。综合要素驱动型省份,福建、辽宁、河南等处于创新要素驱动与投入要素驱动交织并进阶段,信息经济正加速赶超。
 
  3.新图景:面向制造业的信息经济蓬勃发展
 
  报告坚持、客观、多角度、全景式的理念从4个维度、用19个定量指标描绘制造业信息化图景,这些指标选取坚持宏观与微观结合、综合与具体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中、基础与前瞻结合、针对性与指导性结合的原则,勾勒出了钢铁、石化、汽车、服装等10多个重点行业信息经济全景图,刻画了我国传统产业转型的路径和模式。
 
  电力、烟草、电子等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较高,迈向综合集成的企业比例超过20%;但智能制造基础薄弱,2016年全国仅有5.1%的企业初步具备探索智能制造的条件,各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普遍偏低。
 
  制造业“新四基”发展任重道远,在推动两化融合的进程中,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一硬)、工业软件(一软)、工业互联网(一网)、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一平台)等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基础设施体系。当前,中国制造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4.1%,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38.2%。在这一过程中,软件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软件本质是事物运行规律的代码化,是工业技术、生产工艺、业务流程、员工技能、管理理念等知识的逻辑化、数字化和模型化,是工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载体,构建了数据自动流动的规则体系,实现了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促进知识的流动、迭代、共享。
 
  4.新路径:产业转型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中国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等行业由于所处产业链位置、行业结构、生产特征、发展需求各有不同,信息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征。
 
  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差异显著,离散大批量生产型行业两化融合水平(51.8)相对较高,离散(51.2)和流程(50.9)型行业水平显著高于混合(47.3)型行业,电力、电子信息、烟草、石化等行业水平居于前列。
 
  原材料行业以强化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为着力点,打造集约实时优化的生产新体系。原材料行业智能制造转型趋势显著,石化、大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分别达到6.9%、19.0%,全国平均水平为5.1%。围绕提质增效,原材料行业在质量全过程管控、设备预防性管理、能源综合管理、供应链集成等方面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探索基于数据的产业生态圈、产业链集成共享平台等新模式。
 
  装备行业以数字化研发工具集成应用和智能服务为突破口,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汽车、机械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为81.8%、76.4%,全行业平均水平为61.8%。装备行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创新和服务延伸开展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化协同设计或制造的大型企业比例达到47.4%。装备行业在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开展定制化协同研发、基于智能化产品的敏捷售后服务以及分享经济等方面正在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消费品行业企业与用户和终端消费者接触紧密,互联网化转型趋势显著,2016年转型水平达到33.1,高于原材料和装备行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进行营销模式和产品差异化创新,在以用户为核心的个性化定制、营销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监管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探索,食品、家电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比例12.5%、11.4%,全行业平均水平为8.6%。服装、食品行业电子商务普及率为59.4%、58.1%,全国平均水平54%。
 
  5.新范式:新工业革命带来了制造体系重构与范式迁移
 
  当前信息技术-经济范式正在经历新的变化。物联网+时代重新认识构建制造业的价值观、方法论、发展模式和运行规律,ICT构建了一个CYBER空间,产品数字双胞胎、设备数字双胞胎、工艺流程数字双胞台等应用普及,实现了研发设计、试验、制造、服务在虚拟空间的仿真测试和生产,从实体制造到虚拟制造拓展,这也构建起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新方法,从传统制造的“试错法”到基于数字仿真的“模拟择优法”。实体制造与虚拟制造的融合以快速迭代、持续优化、数据驱动重建制造效率、成本、质量管控新体系。虚拟制造的三个阶段:将会经历从碎片化到一体化、从局部到全局、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逐渐涵盖研发设计、制造过程、服务运营的全流程。
 
  制造业正在进行了系列新变革:在关键投入方面,云网端新基础设施加速升级、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在生产制度结构方面,开放式创新模式涌现,智能化生产方式孕育,基于平台的灵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平台型产业生态快速兴起;在社会制度结构方面,数字化生活方式日益流行,新的治理方式也逐渐成形。信息技术-经济范式进入产业扩张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将对中国现有经济社会形态产生全局性、革命性影响。
 
  6.新价值:工业物联网应用创造了区别于生产和服务的全新价值源——信息及洞察力
 
  工业领域物联网应用价值潜力巨大,来源于它所创造的区别于产品和服务的全新价值源——信息及洞察力,其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业务成长和风险管理提升。中国制造企业普遍认同工业物联网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清晰的物联网战略。89%的受访企业认同在未来五年内工业物联网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72%的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工业物联网应用,但仅有46%的企业制定了比较清晰的工业物联网战略和规划。制造企业仍处在数据应用的初级阶段,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尚需时日。
 
  [1]  [2]  下一页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