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企业关注 > 正文

回顾20年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艰辛路

2017-01-17 11:40:34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作者:毛巨勇 点击量:36583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商业应用发展至今已逾20年。20多年后,我们似乎才真正看清,或者说才敢断言这一技术和产品应用的潜力和前景。回望行业发展的20多年,尤其那些至今仍历历在目的标志性事件和时间点,重新审视它们的历史作用和对现在未来的影响,回顾我们这些从业者,尤其企业经营者坎坷艰难的来路,不禁感慨万千。


回顾20年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艰辛路

 
  一、市场回暖
 
  正如我们所期盼的,生物识别普及应用的春天,似乎真的来临了。标志性的事件和指针,可以先从企业巨头们的介入开始说起。互联网巨头、信息安全领域巨头、信息产业大型集成商以及电子芯片业乃至传统办公和安防领域的大型企业,纷纷介入生物识别产业:或投资核心技术研发、或推出自有品牌的终端应用产品、或收购生物识别技术团队、或投资相关概念企业……
 
  应用方面,值得关注的应该是手机应用(指纹、人脸及虹膜识别),几乎所有的一线,乃至部分二线三线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带生物识别功能的产品和应用,年出货量数以千万计。其次是网络交易的身份认证应用——这是互联网巨头们介入生物识别的主要原因。安全和便利的综合平衡,是服务商和客户逐渐认识到的生物识别优势所在。另外,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应用(社保、医疗等),治安管理以及维稳项目等,也都呈现高速增长,行业应用的繁荣景象前所未见。
 
  与生物识别技术相关的展会论坛频繁而火爆。除了不断增加的生物识别专题展会外,几乎所有的安防、信息产业、智能家居甚至五金、建材及办公器具等行业的展会也大都设有生物识别专题展区,充分显示了生物识别技术向社会生活渗透的深度与广度。与之相呼应的还有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和话题,屡屡成为各类媒体的热点和头条。
 
  可以确定,生物识别技术和产品已经*,生物识别技术在手机和门锁两项产品形态上的具体应用,真正让生物识别走入千家万户。尤其借助手机APP,生物识别在个人消费者身边的应用得到极大扩展。随着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终端功能与作用的进一步拓宽,生物识别的应用还将得到更深度融合。
 
  行业参与者,从上游的芯片供应商、核心算法研发和供应商,到方案供应商、模块/模组生产商、设备厂商、集成商、专业渠道以及与其他相关行业混合渠道商,每一类参与者的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中,作为行业趋势研究者,几乎每月在重要的行业新闻中都能看到一些陌生的主角。每一个陌生主角的出现,都意味着技术的进步,或者技术及产品应用深度及广度的提升。生物识别应用的爆炸性弥散,由此可见一斑。
 
  二、传统应用领域回顾
 
  1、考勤市场
 
  在商用市场,考勤仍然是生物识别主要的应用领域。传统以指纹考勤产品一统天下的状况正在逐渐演化,人脸识别、(手指手掌)静脉识别,因为非接触或者防伪性能更佳的原因,在考勤设备的更新换代中倍受青睐。同时,为了准确性和便利性的兼顾,考勤门禁设备开始普遍使用多技术验证:指纹+人脸识别;指纹+手指静脉识别,这两种组合模式为常见。得益于上游硬件尤其芯片供应商的降价以及设备厂商对成本的良好控制,这些组合识别设备仍然可以保持很好的性价比,市场接受度很高。
 
  考勤市场,在生物识别技术对大众普及宣教过程中功不可没。目前这一市场的容量已经达到每年近十亿人民币的规模。
 
  2.门锁市场
 
  门锁是生物识别技术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款应用产品。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发展和推广,如今已经达到年销量近百万把的规模。不仅大量出口,国内市场的接受度也逐年提高。目前测算,内销量已接近总销量的40%。大小厂商逾百家,既有传统锁具生产商,也有不具五金锁具行业背景直接入行生产生物识别门锁的厂商。销售渠道虽以传统锁具营销渠道为主,但也不乏成功利用互联网并斩获丰盛的创新者。
 
  门锁产品技术上目前仍以指纹和手指静脉为主,人脸识别门锁产品也逐渐增多,但尚属非主流,其中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局限大概是主要原因。
 
  3.门禁市场
 
  作为生物识别技术进入安防领域的敲门砖,门禁产品向来是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重点。门禁市场巨大的需求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独特的便利和安全,催生了层出不穷的门禁新产品。继指纹、掌纹识别之后,人脸和手指手掌静脉技术也陆续导入门禁产品中,业内公认具有更高安全度的虹膜识别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门禁产品上。当然,为了更高的安全程度,多技术的组合使用也已成为常态,比如指纹+手指静脉,指纹+人脸,人脸+虹膜识别等等,如果再算上传统门禁终端的ID/IC卡,这样的技术组合就更加丰富多样了。
 
  现在门禁终端和门禁控制器以及后台门禁管理平台的研发生产,基本可以全部在国内完成了。当然,不少国内门禁终端设备商选择与后台管理系统的合作,也是从易到难的发展之路,属明智之举。无论还是国内门禁市场,中低端产品和应用上国内厂商几乎一统天下,并开始逐渐向市场渗透,假以时日,中国智造也将令国外竞争对手在市场节节败退,优势尽失。
 
  4.重点行业内部人员身份认证
 
  在IT系统中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认证,即所谓的逻辑门禁也是生物识别的重点应用领域。银行金融机构是早尝试者,也是迄今为止大的应用客户。随着网络时代尤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作为信息安全的新授权技术,生物识别得以广泛采用是理所当然的。目前指纹和人脸识别是该领域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系统部署也从单机、LAN应用发展到C/S结构和基于WEB的应用,使用人群数以千万计。
 
  5.大众消费类项目
 
  作为大规模的消费类产品,手机以及平板等移动设备搭载生物识别技术,是对生物识别产业大的促进和推动。事实上,正是2014年苹果IPhone4S集成指纹识别技术,成为生物识别本轮爆发性增长的强推动力。随着半导体指纹采集芯片的国内规模化生产,低廉MCU芯片以及指纹模组生产企业的量产(月产至),国外芯片独占市场的格局正被打破,可以预见,国产手机两年内将基本全部使用国产芯片及模组。
 
  若以数量计算,移动互联设备上的应用是生物识别的大市场。此外,属于国家和政府机构的应用中,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的司法应用,以及在医疗、社保等项目的应用等,过去一年也有平稳的发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相信未来生物识别在此等领域的应用会继续平稳增长。
 
  三、深耕合作的新领域
 
  近年生物识别技术一些新的应用领域也是蓬勃发展,增长迅速,主要表现有:
 
  ,智能监控领域。目前以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人、车的行为识别为代表的应用市场日渐庞大。中国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领域的三大巨头,全部导入生物识别技术,原因无他,市场驱动也。这一应用目前以样板项目为主,相关技术的局限性暂时还没有被完*,但以这些实力企业的研发和市场驱动,相信性能的改进和提升会很快突破瓶颈。
 
  第二,金融服务。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系统的应用由来已久。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金融行业大变革早已开始。新兴的网络金融业务,由于其非现场的特点,对交易者身份的验证环节,如何兼顾系统安全和使用者的便利,生物识别技术的采用成为必然。远程身份验证,除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之外,政策和法规配合、网络及系统安全等其他环节的实施,对系统平滑性和用户友好性都有贡献。
 
  第三,商业服务。生物识别在商业服务领域的应用,国内近年已有一些成功案例甚而因此进入快速成长的企业,例如在广告业、零售业的应用。其应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客户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广告宣传对象的人口数据和反映分析统计、消费者个人特征及消费习惯细分等等,进一步的应用方向拓展,空间巨大。
 
  四、趋势和方向
 
  生物识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一些趋势性的方向渐渐显现。笔者不揣冒昧,试做如下分析和判断:
 
  1.移动应用:直接与间接
 
  如前所述,指纹、人脸、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以数量计已经成为大规模的生物识别产品市场。对于行业技术供应商而言,是否还有机会介入此领域?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生物识别核心算法软件和相关芯片供应商而言,可以采用直接集成介入,向手机厂商或模组厂商供货,从而进入该领域。而大多数不具备核心技术和上游芯片资源的普通设备级厂商而言,不能直接介入,但也可以而且长远讲必须在产品设计中时刻关注和紧跟网络应用趋势,将产品设计理念与移动互联的应用模式紧密关联,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
 
  2.实名制强推所带来的机会
 
  信用社会的建立,尚有待时日。当今社会,种种实名制的推行可谓势在必行。而实名制真正要做到,则必须引入生物识别技术。
 
  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需求,酒店业、电信业、金融业等对客户的实名制验证,将会催生巨大的终端设备产品和应用系统集成的需求市场,其容量之大难以预计。
 
  3.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
 
  生物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支撑技术之一,所以在人工智能尤其智能机器人领域集成和利用生物识别新成果理所当然。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语音识别的采用为常见。高水平的采集硬件(例如相机镜头)和的算法是人工智能团队一直寻求的重要配套,随着智能机器人产品的不断进步和成功市场化,其配套市场规模也将快速增长。
 
  4.基于公共安全的智能监控
 
  智能监控是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厂商的更多创新,人脸识别、形态/步态识别与高水平监控摄像头的结合,将会把治安监控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水平。可以预见,这样的新产品对警方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明后年相关产品陆续亮相足可期待。
 
  五、数字2016
 
  按传统和新兴领域,兼顾垂直与水平细分,2016年生物识别市场:
 


 
  数据解读:1.市场增长率明显加快,部分应用呈现暴涨态势;2.大众消费类产品份额明显扩大,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3.公共安全应用虽持续稳步增长,潜力还有待继续拓展。
 
  六、结语
 
  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商业应用发展至今已逾20年。20多年后,我们似乎才真正看清,或者说才敢断言这一技术和产品应用的潜力和前景。回望行业发展的20多年,尤其那些至今仍历历在目的标志性事件和时间点,重新审视它们的历史作用和对现在未来的影响,回顾我们这些从业者,尤其企业经营者坎坷艰难的来路,不禁感慨万千。
 
  伴随网络社会的快速实现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一两年生物识别的爆炸性成长,不但让我们看到了行业的巨大潜力,更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生物识别真正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识别是可以实现对个人身份进行验证,从而进行定位、监控、跟踪和管控的核心技术。简言之,基于个人行为追踪和统计的大数据分析,生物识别一定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生物识别本身是否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行业并不重要,但它肯定终将是渗透进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础技术。在与诸多应用行业深度融合之后,原来的争论——生物识别是可以独立的产业,还是一项(一类)支撑类基础技术已经不再重要。
 
  后要说的是,生物识别发展至今,其重要性和发展思路,已经为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行业角色与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有实力的后来者对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可以肯定,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已经进入实力较量的阶段:弱者淘汰,强者为王。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