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智慧城市 > 正文

智慧城市需联合多种优势资源才能走得更远

2016-12-02 14:11:11 赛迪网 点击量:28917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当今,人类生活已经进入了“全连接”时代:手拿智能手机或终端,随时刷新闻纵览天下。在路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呼啸而过,国外汽车称霸的时代将要过去。进入大楼,刷脸打卡已成为日常,中国人优化过的人工智能算法已成为智能打卡机的核心。世界正在加速融合,技术的国界正在模糊。我们一边享受着来自的科技成果,一边积极扮演着“供者”的角色,让中国“智造”浸入世界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


智慧城市需联合多种优势资源才能走得更远
  
  中国“智造”走向海外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和本国和国外的全生态合作伙伴协力,从城市智慧需求出发联合更多优势资源,“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走得更远。
  
  国内市场已成定局国外市场成“蓝海”
  
  从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以来,社会资本和各地政府紧密合作,让“智慧城市”在全国遍地开花。同时,建设企业也不断扩大业务版图和核心技术研发,不仅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更有优势企业在上做到。举例来说,华为主推的极化码方案被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确定为5G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标志着中国“智造”已得到认证,同时大力提升中国话语权。这只是中国企业高速发展的缩影和代表,在城市建设的各个细分领域已涌现出更多“出海远航”的巨头。
  
  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为中国企业参与国外城市“智慧建设”奠定基础,而背后驱动力远远不止如此简单。市场终有饱和的一天,昔日的蓝海正在变为空间狭窄的“红海”,多个城市的整体建设已完成,这一变化让资本力量必须开拓新市场,找到更多养分茁壮发展。
  
  此外,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宏观政策引导社会资本以外源性增长扩大发展,内外结合才是出路。以上种种,为“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巧妙解释了巨头企业的业务中心移向海外的动因。
  
  数据接口灵活、数据开放共享仍是关键
  
  走出只是步,能否扎根落地是检验企业本领的重要指标。这需要从多年的建设经验和一线项目中慢慢积累,只有真正走入一个个城市的智慧建设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和历程,才能准确找到走出海外的“动力”和引擎。
  
  为了从“实战经验”中剖析国外城市建设的种种关键环节,我们特地采访了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方发和,询问了有关海外建设智慧城市的数据共享问题、生态合作问题和长远规划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也要“众人拾柴”
  
  与国内建设一样的是,在国外城市建设智慧工程同样需要“数据开放”和“数据灵活接入”。这就需要建设企业从初就打造兼容性强、扩展性高、灵活性好的云平台,只有自身尽可能多地容纳多种数据接口和数据形式,才能更好地与当地数据库融合。
  
  方发和介绍到,以软通动力云平台为例,通过数据开放及API开放平台,将数据资源以API接口形式提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平台的API整合,彻底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无缝对接。云平台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为数据更大程度上的共享和开放做好准备,也能够引导城市各行业的管理者将公共数据上传到云平台,以技术的便利性促进数据开放策略的彻底贯彻。
  
  其实,不论是上还是国内,数据开放和共享都是关键,也是不大不小的难题。方发和介绍到,像美国、巴西等国家在政府数据开放上都做的比较早,也比较有成效。目前,中国很多地方政府也开始做数据开放。
  
  在国外落地智慧项目的建设经验逐渐积累后,在信息壁垒、信息孤岛方面的问题可以有众多可借鉴的解决方案。通过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世界拥抱,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学习借鉴中,中国地方城市的政府也需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结合不同城市的需求和发展水平实现数据开放。正如方发和之前介绍的,数据平台需要完成相应接口建设才可实现数据对接,如果某些城市的平台建设尚不成熟之时就一味追赶潮流开放数据,结果只是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优势互补才能走得更远
  
  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全产业链工程,单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不能胜任的。举例来说,这其中既包括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智慧政务、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上层应用服务。
  
  所以,中国企业走出海外更需要结合更多优势企业,同时需要积极融入当地生态联盟,更高层面上与相关建设企业深度合作。方发和介绍到,对化的生态资源挑战的应对上,软通动力在国内已经构建了一整套覆盖政产学研的生态体系,其中也包括MIT、微软、IBM等化的重要力量。另外,软通动力也与华为等优势企业紧密协作,在项目建设中承担不同业务细分的工作,在各自优势领域提供智慧城市的优解决方案。
  
  在与生态资源合作中,需要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合作方式,更需注重风险管控和风险评估工作。之前,我国企业在走出海外过程中遇到机会后就快速开展建设,对工程开工后可能遇到的工程风险和建设难度没有完善评估,“抹黑”开工后遭遇拦路虎,工期拉长是一方面,更有甚者还造成了“烂尾楼”式的工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较差的影响。中国企业走出海外的机会虽逐渐增多,但不可“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定要甄别出符合自身建设实力、可操作的项目,“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先准备工作到位才能保证建设过程顺利开展。
  
  另外,方发和介绍到,资金来源和本地化运营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外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智慧城市建设设计范围广、回收周期长,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是摆在世界各国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企业面前的大问题。解决此问题,必须结合自身实力和当地运营团队合作,大限度挖掘城市建成后的运营资源,才能长久地维持城市运营,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真正惠及世界人民。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