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澳美奥:无线通信基站雷害防护原理与工程设计(五)

2017-11-16 09:04:33南宁市澳美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点击量:636

  二是天线的安装方面:移动通信天线应有防直击雷的保护措施,如天线铁塔设避雷针与塔可靠焊接,确保避雷针有良好的接地线,以保证雷电流泄放;天线安装的位置应在避雷针的保护区内,其保护区如图7所示,保护角取,多数保护设计取。
 
  三是馈线问题:馈线屏蔽层应在塔顶、离开塔身的转弯处、进入机房前等处妥善接地,实际施工中如果塔不是太高,塔顶一点可不予考虑;但如果馈线较长(如超过),则相应增加接地点,实际工作分为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在离两种不同物质接口或拐弯1.5m-2m处接地;二是直线长度超过45米处接地,原则上不能直接利用塔梯作为接地点;馈线进入室内加装避雷器时,避雷器应尽可能靠近进入建筑物的入口处(一般在,),同时注意避雷器的安装方向,设备端与防雷端不能装反;室内走线架应每隔接地一次,走线架接地处应除去防锈漆才装接地线,接好后再涂上防锈漆;馈线接头和馈管接地处要做防水处理,先裹半导电自溶胶(防水胶)、然后是密封胶(自溶胶)、zui后再裹PVC绝缘胶,缠绕防水胶带时,首先应从下往上逐层缠绕、然后从上往下逐层缠绕、zui后再从下往上逐层缠绕,上一层覆盖下一层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可防止雨水、湿气渗漏,影响接地效果;避雷接地夹接地线引向应由上往下,顺势引出,与馈管夹角以不大于为宜,不可成U型直弯形状。此外CDU除外加的天馈避雷器,本身也内置有扼流电感。
 
  3.4站点机房防雷:机房单独建设时,机房屋顶应设避雷网,形成“准法拉第笼”,其网格尺寸不大于,并与屋顶避雷针(带)按间距一一焊接连通。机房屋顶四角设避雷电流引下线,该引下线可用镀锌扁钢,其上端与避雷带、下端与地网焊接连通。机房屋顶上其它金属设施分别就近与避雷带焊接连通。
 
  机房为租用民房时,应找到房屋本身的接地引下线或建筑物中起防雷作用的主钢筋,用镀锌扁钢焊接引入机房周围形成一圈密闭接地环。一般是建筑物的主钢筋上端与楼顶避雷网、下端与联合接地网、中间与楼层间的闭合环形接地母线做可靠电气连接,为保险起见,金属窗框、电缆屏蔽层、设备外壳等也应与主钢筋(或地排)作可靠连接,形成等电位体。
 
  下面列出GSM(EricssonRBS)系统中BTS站点接地网络的图表,如图8,可作为一般BTS系统站点接地网络设计的参考。
 
  Pos
 
  Cable
 
  From
 
  To
 
  Note
 
  1
 
  Min35mm2
 
  接地电极
 
  总地线排
 
  在较小的系统,总地线排与室内地线排可合为一点
 
  2
 
  35mm2
 
  总地线排
 
  室内地线排
 
  室内地线排与RBS系统连在一起
 
  3
 
  35mm2
 
  室内地线排
 
  无线设备
 
  4
 
  25mm2
 
  室内地线排
 
  无线机架
 
  5
 
  35mm2
 
  室内地线排
 
  电池架
 
  6
 
  25or35mm
 
  2
 
  室内地线排
 
  备用传输电源
 
  7
 
  25mm2
 
  室内地线排
 
  跳线架
 
  8
 
  同轴电缆
 
  天馈线屏蔽层的两端均应接地
 
  9
 
  35mm2
 
  地线排
 
  AC配电屏
 
  首先考虑从总地排连,若距离太远,可使用室内地线排
 
  10
 
  35mm2或扁铁
 
  天线角铁
 
  接地
 
  11
 
  35mm2
 
  雷击保护单元
 
  接地
 
  接地电缆的截面积由所用避雷器设备的类型及到地距离决定
 
  12
 
  RBS
 
  系统内的所有其它设施均应接地至地线排
 
  结束语
 
  随着IT业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站点的设备和防雷措施也在不断革新,只要在工程实际中不断调查优化研究,充分认识雷电可能的入侵途径,采取、多层次综合防护,就能取得有效的防雷效果。
 
  参考文献:
 
  [1]《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
 
  [2]《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2011-93).
 
  [3]《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26-89).
 
  [4]侯振义、夏峥.《通信电源站原理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简介:韦泽训,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工程硕士,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暨四川师范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讲师。*从事电信网络、移动通信等方面的教学和工程实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